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工科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更是重中之重。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起,我国理工科研究型大学纷纷向理工文管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经过30多年的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在这些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状况仍不理想。理工科的强势容易屏蔽文科的发展,导致文理发展的不兼容,而文科的弱势又进一步制约着我国理工科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理工科研究型大学中文科发展的环境不适宜文科发展是制约文科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又具体体现在文科教师的生存发展现状普遍不佳上。 工作满意度是集中体现学校效能和教师生存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以教师工作满意度为切入口,在双因素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自编的“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从人口变量、职业变量、环境变量和特设变量四个方面对一所典型的理工科研究型大学——H大学的文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13.0对搜集到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调查结论: (1)H大学文科教师总体的工作满意度总均分显著高于理论上的中性值,但显著低于较满意的理论分值,说明H大学文科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并不高。 (2)赫兹伯格对双因素的划分适用于我国理工科研究型大学的文科教师。 (3)不是所有的个人背景变量都会对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产生显著差异影响。人口变量方面,性别和年龄的不同对H大学文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H大学男性文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高于女性文科教师,尤其是对工作本身的成就感和自主性的满意度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呈“U”字型。职业变量方面,教龄、海外教育背景和学科类别的不同对H大学文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和年龄一样,文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也随教龄增长呈“U”字型;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更高;文科内部接近“硬学科”的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的教师比“软学科”,如历史学、哲学和教育学的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要高,尤其对领导与管理和组织氛围的态度上差异明显。 (4)五个环境变量均对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产生显著性影响,其中领导与管理因素的影响力最大。 (5)H大学文科教师工作最满意的地方在于工作的成就感和认可度、人际关系、工作自主性以及职业声望;H大学文科教师工作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学校缺乏人文学术氛围、文科在学校的地位不高、学校的资源分配和考核评聘制度对文科教师不公平,不合理、文科教师在学校缺少话语权、薪资和福利待遇过低。 可见,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在工作上正遭遇着现实性冲突。最后,本文运用冲突理论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和访谈资料从冲突的形成基础、冲突的突出表现和冲突产生的深层原因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冲突转化的途径,为高校管理层和有关行政部门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