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Corvis ST评估高度近视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并分析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与年龄、眼压、眼轴、中央角膜厚度及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的高度近视患者共53名(53只右眼),其中男性17例,女性36例,年龄平均33±9.6岁(18岁~53岁)。将所有患者根据屈光度分为高度近视(-6D~-10D)和超高度近视(≤-10D)。应用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 ST)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第一次压平速率(A1V)、第一次压平长度(A1L)、第二次压平速率(A2V)、第二次压平长度(A2L)、以及最大凹陷位置的形变幅度(DA)、最大凹陷位置的曲率半径(HCR)、最大凹陷位置的顶点距离(PD)。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使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检验正态性,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高度近视组和超高度近视组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个参数与眼压、眼轴、年龄、中央角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  53例高度近视眼中,高度近视23只眼,超高度近视30只眼。超高度近视组的A1L、A1V平均值分别为(1.75±0.08)mm、(0.14±0.02)m/s,较高度近视组无统计学差异;超高度近视组的A2L平均值(1.59±0.37)mm,低于高度近视的A2L平均值(1.76±0.23)mm,二者有统计学差异(t=1.95,P<0.05);超高度近视组的A2V、PD、HCR、DA的平均值分别为(-0.41± 0.07)m/s、(4.88±0.59)mm、(6.66±0.15)mm、(1.08±0.09)mm,与高度近视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个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中,眼压与A1V、PD、DA呈负相关(r=-0.56、-0.46、-0.63,P<0.001),与A2V呈正相关(r=0.37,P<0.05)。眼轴与PD呈正相关(r= 0.43,P=0.001)。中央角膜厚度与A1L、A2L、A2V呈正相关(r=0.33、0.28、0.39,P<0.05)。进一步对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等效球镜度数、眼轴和中央角膜厚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出 PD与眼轴的回归系数是0.32,HCR与眼轴的回归系数是0.35。PD与下方RNFL存在负相关(r=-0.45,P=0.001)。  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与眼轴和中央角膜厚度呈正相关,说明随着眼轴的延长,角膜硬度减低,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更易发生形变。角膜生物力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负相关,提示高度近视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能够反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为高度近视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和完善的偏头痛发病机制学说,三叉神经血管系统(trigeminovascular system,TGVS)的激活是该学说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蛋白质与有机小分子茜素红S等之间的反应,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确定了茜素红S等与蛋白质反应的最佳条件.并用茜素红S与蛋白质反应分析了我院校医院提
夜很深,沉醉了你的臉庞  风吹起,拂动了你的衣裳  我仍在哨前站岗  云朵中,透射出琥珀一样的光芒  号角声起,打断了夜莺的歌唱  回音如此嘹亮  晨光熹微,迎来了一抹金黄  薄雾散去,我的心一片晴朗  生命如此骄阳  天很蓝,怀揣着不变的理想  云朵飘过,排列成整齐的仪仗  热血在胸中激荡  晴空万里,投射出正义的彩虹之光  队伍出发,踏向挥洒热情的战场  我们扬帆远航  烈日炎炎,藏不住警徽的
期刊
作者简介:蒋欣,笔名齐婉然,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诗社(Pembroke Poetry Society(Pem Soc))成员;2016年2月微诗歌作品《新年愿望》在微信公众号“徐志摩微诗歌大赛”迎新写诗活动中获三等奖(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组委会);获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资助。  1.平凡  日子平淡如水,  几乎清澈见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