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探明Tie-1在宫颈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7例2008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检明确诊断为宫颈癌IA1-IIA2期(FIGO,2009)的患者,77例患者均未行化疗及放射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及肿瘤相关内皮细胞(TREC)中Tie-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另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阴道镜结果明确诊断为子宫颈癌患者(82例),宫颈上皮内病变(CIN1-3级)患者(57例)139例作为病例组,留取其初始治疗前和治疗后三天内的血清,选择同期体检排除宫颈病变的健康女性55例作为对照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及HPV检测均阴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入组人员血清中Tie-1(serum Tie-1,sTie-1)的浓度,分析sTie-1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多组分类变量间的比较采用交叉表分析及卡方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宫颈癌组织中,Tie-1在1B2~IIA2(FIGO,2009),肿瘤直径>4cm,中低分化,宫颈肌层浸润≥1/2和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子宫颈癌肿瘤细胞及TRE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1A1~1B1期,肿瘤直径≤4cm,高分化,宫颈肌层浸润深度<1/2及无LVSI的患者(P<0.05);(2)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中Tie-1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6);(3)Tie-1在宫颈癌组织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3年PFS及OS相关,Tie-1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5);(4)Tie-1在宫颈癌组织TREC中的表达与患者3年PFS相关(P=0.034),表达越高,预后越差;(5)从健康对照组,宫颈癌前病变到宫颈癌组,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血清中sTie-1的浓度逐渐升高(P<0.05);(6)20例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sTie-1的浓度在术后3天明显下降(P=0.021);(7)宫颈癌患者sTie-1水平在FIGO分期≥IIB期,肿瘤直径≥2厘米,盆腔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局部浸润深度≥1/2肌层与FIGO分期IA1-IIA2期,肿瘤直径2厘米,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局部浸润深度<1/2肌层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以及脉管癌栓等无相关性(P>0.05);(8)宫颈癌患者血清sTie-1的水平与患者3年PFS相关(P=0.012),sTie-1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9)sTie-1可以作为敏感的诊断因子鉴别宫颈癌患者及健康人(AUC=0.836,P=0.001);(10)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宫颈癌患者sTie-1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HR=4.798,P=0.018)。结论:(1)宫颈癌患者血清中sTie-1明显升高,与患者肿瘤直径、FIGO分期等相关;且对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2)血清中高水平sTie-1提示患者预后越差,是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3)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Tie-1,与FIGO分期、肿瘤直径、淋巴脉管转移等相关;(4)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Tie-1提示患者预后越差,生存时间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