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抽动障碍的治愈存在一定的难度,本课题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研究,以研究桑叶钩藤汤(自拟方)治疗气郁化火型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桑叶钩藤汤以清肝兼疏土清金为组方原则的可行性,为中医临床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及开拓新思路。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经排除、剔除标准等筛选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纳入的6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予桑叶钩藤汤口服,对照组予盐酸硫必利片口服,以治疗前、治疗20天、治疗40天、治疗60天为评价时点,以美国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观察两组的各项评分,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儿总体疗效评价两组均无基本痊愈患儿,但观察组显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YGTSS总分比较(1)在YGTSS治疗总分方面,两组在治疗20天、40天、60天三个观察点对YGTSS总分进行评价,组内效应分析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2)在治疗60天后,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的总分进行比较,发现在治疗20天,中药组YGTSS评分高于西药组,且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到了治疗40天,中药组的分值较西药组稍低,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到治疗60天后,中医治疗组的分值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且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两组组内两两比较发现,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20天、40天、60天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3.运动抽动疗效(1)在运动抽动疗效方面,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在治疗20天、40天、60天三个观察点对运动抽动次数、频率、总分进行评价,组内效应分析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2)对两组患者在同一观察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对运动抽动总分而言,在治疗20天、40天两个观察时间点,两组患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到了治疗60天,观察组的运动抽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笔者对运动次数、运动频率单独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治疗20天后,中药组的运动抽动次数分值明显高于西药组,且两者对比具显著性差异(P<0.05),但到了治疗60天,中药组在运动抽动次数方面,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且具显著性差异(PP<0.05)。而对于运动抽动频率而言,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比较,两组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两组组内两两比较发现,对运动抽动次数、频率而言,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20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40天、60天时具显著性差异(PP<0.01)。对运动抽动总分而言,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20天、40天、60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发声抽动疗效(1)在发声抽动疗效方面,两组在治疗20天、40天、60天三个观察点对发声抽动次数、频率、总分进行评价,组内效应分析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2)对两组患者在同一观察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在发声抽动次数方面,两组之间在各个观察时间点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发声抽动频率方面,在治疗20天,两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分值较西药组高,但到了治疗40、60天,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逐渐得到提高,虽然其评分仍然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3)通过两组组内两两比较发现,对发声抽动次数而言,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20天、40天、60天具显著性差异(P<0.01)。对发声抽动频率而言,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20天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40天、60天时具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对照组在治疗20天时具显著性差异(P<0.01)。对发声抽动总分而言,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在治疗20天、40天、60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桑叶钩藤汤和盐酸硫必利在治疗本病时,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见桑叶钩藤汤以清肝兼疏土清金为组方原则治疗本病,对抽动障碍的抽动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具有可行性。2.在运动抽动障碍方面,在治疗前期,桑叶钩藤汤对运动次数、运动频率、运动总分改善不明显,但到了治疗中后期,桑叶钩藤汤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抽动症状,说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中药治疗效果逐渐体现,到了治疗的后期,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的效果优于西药组。3.在发声抽动障碍方面,在治疗前期,西药组在发声抽动频率改善方面优于中药组,但到了治疗中后期,中药组的治疗效果逐渐得到提高,虽然其评分仍然高于西药组,两组之间的评分差距缩小。考虑虽然中药组可改善患儿的症状,但是与西药对比,仍存在一定的不足。4.在YGTSS总分对比方面,盐酸硫必利在治疗前期效果明显,起效快,但到了治疗40天,中药组的分值较西药组稍低,但对比无差异(P>0.05),到治疗60天后,中药组的分值明显低于西药组,且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中药治疗效果逐渐体现。5.从本次课题研究看,观察组显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无论在运动抽动方面,还是发声抽动方面,中药组起效时间均较西药组慢,但到治疗中后期,中药组的疗效逐渐显现,而西药组则逐渐进入平台期,且在总有效率方面,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