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调控背景下的房地产金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房地产业经过20世纪90年代后期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之一,但也正因如此,它作为本轮“经济过热”的源头而成为国家连续几年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之一。并且,尽管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但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相匹配的、科学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却没有相应建立起来。目前房地产业通过企业债券、股票、信托投资、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渠道直接融资的数量和比例较小,反过来导致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程度却非常严重。房地产业与银行业过于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从国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可能蕴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因此,本文主要揭示了宏观调控下中国房地产金融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美国应对宏观调控的房地产金融创新实践,并对国内目前房地产融资的转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了完善当前房地产金融创新实践的措施和建议。 本文在介绍房地产与房地产金融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国外房地产金融发展中理论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描述美国这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生储贷危机时所采取的房地产融资创新实践和应对政府宏观调控的房地产金融方式演变,结合中国银行业与美国储贷协会的相同之处,指出了美国储贷危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文章抓住了中国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金融所存在的一些特殊性和本质问题,就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背景、成因、内容和政策实施效果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地分析。由于中国房地产融资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因此,本文结合宏观调控,阐述了调控对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融合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后,指出了中国在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金融转变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对策。 最后,文章根据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潜在融资需求,罗列了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融资的各种业务创新方式,并且浅述了短期内房地产融资方式转变对宏观经济面和银行业的直接影响。另外,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针对目前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中的部分空白点,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融资业务创新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口数量也急剧上涨,水资源短缺以及水质恶化等一系列水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的安全性直接关系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总体上进入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各国都纷纷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把经济发展作为国际地位提高的基石: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
我国债券市场现阶段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导的格局,成立之初的主要参与者限于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因而得名。从1997年银行间资金融通起步,银行间债
中国加入WTO,我国所要履行的重要义务之一就是在水产品总体关税的限制条件下,按一定的规则逐步减让各类水产品的税率,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研究关税减让对我国水产品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