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HER2、CD44v6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关系,探讨两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作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查阅病例资料,收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5-2014年间膀胱尿路上皮癌石蜡标本115例、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50例及慢性膀胱炎30例,应用采用MaxVisionTM/HR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FISH检测三组病例的HER2及CD44v6表达。 结果: 1.HER2在慢性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及26.1%,三种组织中HER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2cm及<2cm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2%、15.7%,P<0.0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高级别癌及低级别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15.5%,P<0.01,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肌层浸润及无肌层浸润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2%、20.0%,P<0.01,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复发病例及初发病例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18.8%,P<0.0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 HER2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CD44v6在慢性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6.0%及54.8%,三组病例中HER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级别癌及低级别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69.0%,P<0.0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有肌层浸润及无肌层浸润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3%、63.0%,P<0.05,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是否为复发病例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之间,CD44v6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 HER2与 CD44v6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216,p=0.02<0.05)。 结论: 1.HER2及CD44v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 2.HER2及CD44v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慢性膀胱炎,且与其临床病理分级、分期密切相关。 3.HER2与CD44v6之间存在负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共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