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精纺纺纱工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纺纱技术。半精纺纺纱系统有对原料适应性强的特点,符合目前面料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能够很好的实现不同纤维的混纺,将性能各异的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混纺交织,使其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面料性能不断完善。但是半精纺产品也出现了外观质量较差、容易掉毛、起毛起球,纱线毛羽多、条干均匀度偏低等质量问题。因此,引进新型的纺纱技术,对半精纺设备及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半精纺纱线质量、推动半精纺纺纱技术跨越新台阶的关键因素。本课题通过从原料、和毛、梳理到并粗、细纱等关键工序对半精纺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半精纺环锭细纱机的加捻三角区,通过引进紧密纺纺纱技术,加入纤维集聚装置对半精纺的细纱工序进行了改进,并制备出了改进后的紧密纺纱线。同时对改进前后的多组份纱线进行了径向分布研究,计算出各纤维转移的汉密尔顿系数,研究其在成纱过程中的纤维转移规律,此外还对两种多组份混纺纱的拉伸断裂性能、毛羽、条干均匀度等特性进行了测试对比及分析。主要完成了如下研究内容:(1)通过对传统半精纺关键工序进行研究分析及优化,对原料的选择应注意纤维长短搭配、在梳理工序中提出了要合理选用梳理设备及元件、在并粗工序中应注意并条次数及牵伸形式的选择、在细纱工序上研究了传统的环锭纺加捻三角区成纱分析并通过引入紧密纺加入了负压异形吸风管网格圈纤维集聚装置来达到消除或减小加捻三角区的目的。(2)确定了改进后的半精纺工序及设备,选用了棉、丝光羊毛、粘胶纤维、锦纶纤维、腈纶纤维为原料,并针对不同的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制备出了4组不同成分、不同比例的48支紧密纺纱线:40%毛/30%锦纶/30%腈纶、50%毛/30%锦纶/20%腈纶、50%棉/40%粘胶/10%毛、30%棉/40%粘胶/30%毛。(3)分别选用两组相同成份、相同比例的普通半精纺及紧密纺纱线共4个试样进行多组份混纺纱的径向切片,观察其横截面的纤维分布,计算出纤维转移的汉密尔顿系数,研究两种多组份混纺纱的纤维径向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普通半精纺纱线的纤维转移汉密尔顿系数比改进后的紧密纺纱线要大,说明改进后的多组份混纺纱纤维转移频率不大,纤维分布比较均匀。(4)对普通半精纺纱线及改进后的紧密纺纱线共8组试样进行拉伸断裂性能、毛羽、条干不匀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研究改进后多组份混纺纱的毛羽及条干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多组份混纺纱断裂强力比普通的半精纺纱线有较大的提高;改进后的多组份混纺纱短毛羽明显减少,其条干均匀度也有很大的改善。因此,本课题通过引进紧密纺思想对多组份半精纺工艺的改进,可以提高强力,做到有效减少毛羽并提高纱线的条干均匀度,对开发半精纺新产品有积极作用,对纺纱企业的技术进步、行业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