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目前仍存在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高质量的需求与医学资源、医疗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患者生病时倾向于去城市的三级医疗机构,致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医务人员工作累,大众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而基层医疗机构逐渐萎缩,服务质量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为了人民的全面健康和民生的根本改善,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是必由之路。分级诊疗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饱含了人文情怀和伦理意义。其在不断探索中前行,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也尚存一些问题。为了更好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公平可及和均等化,分级诊疗制度需要广泛、全面、深入和切实地遵循伦理学原则。通过对国内外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改革伦理相关的文献分析,走访私人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结合跨伦理、管理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一、二部分,在研究借鉴国内外分级诊疗制度伦理的基础上,阐明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伦理价值,主要是人道主义、公平性和公益性。分级诊疗制度保障了国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贯彻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了医疗资源和服务的公平性分配,确保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第三部分,阐述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应然伦理原则。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即行善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和不伤害原则;医学伦理学应用原则,即知情同意原则、医疗最优化原则、医疗保密原则和生命价值原则。第四部分,挖掘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及根源,有很大原因是对以上的伦理原则遵循不到位。缺少对医患双方个体的尊重;医疗资源配置、医疗保障公平性不足和医疗服务尚不能达到同质化;医疗机构的公益性缺失,双向转诊效率低,个别医疗机构市场化过度、运营失范。第五部分,推进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要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给个人以尊重,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人文教育,使其树立“整合医学”观念,尊重患者自主选择权,采用“指导-合作”的方式,注重制度的情实性、适宜性,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在制度和技术上遵循医疗保密原则。建立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政府加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加大对基层投入,尝试鼓励民营医疗机构以商业管理中的“加盟”的形式弥补基层医疗资源的不足;改进我国医疗保障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报销比例;确保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增强建设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激励优秀医务工作者“精准扶持”、鼓励基层医务人员进修。加强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建设,加强医疗法制建设。明晰政府、医疗集体、个人的伦理责任。政府应承担主要伦理责任,继续加大医疗投入,尤其在健康与预防方面,同时优化医保筹资结构,发挥政府智库和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的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优化和监督作用,调查医患满意度。医疗集体应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走出去,请进来”,加快信息化、人工智能建设,在社会和高校倡导医疗方面的创新创业,发挥新媒体的健康科普、疾病预防宣传作用,与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医患沟通环境。个人应有健康伦理意识,培养健康道德,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减少国家医疗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用性。建设合理、合情、合法的分级诊疗制度,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伦理学研究,同类文献极少。同类研究文献文中尚无在体现走访医疗机构、质性访谈的方法,从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原则视角全面对照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