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性观念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d250028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性观念做出如下定义——个体或群体对性的总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性心理、性行为、性现象等的看法和评价。有恋爱观、性爱观、性行为观、性现象观等。性观念是个体或群体对性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是影响其行为的心理因素。本文使用量化研究并辅以访谈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性观念进行研究,通过对成都市全日制本科在校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经过对问卷及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性观念大学生总体持开放理性并存的性观念。不同恋爱次数学生间差异极其显著,受传统文化影响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差异极其显著,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少的大学生其性观念更为开放。2、恋爱观在恋爱倾向上,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认同大学期间谈恋爱。在恋爱动机上,大多数大学生恋爱是为了体验美好而纯粹的爱情。恋爱动机的性别差异显著。在恋爱后果上,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希望将来能与恋爱对象在一起,在恋爱后果的选择上,民族间差异显著。3、性爱观1)对性本质的认识最为大学生认同的性本质观是性的本能论观点,其次是性情爱论,而对性的自我实现论认同水平相对较低。2)对爱与性关系的看法90后大学生多数持性爱结合的性爱观念。不同大学生间仅在对性与爱发生顺序上,存在较明显的恋爱次数差异。4、性行为观1)婚前性行为(1)对他人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90后大学生对他人婚前性行为的发生容许度普遍较高。不同恋爱次数大学生对他人婚前性行为的容许程度存在显著差异。(2)对自我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90后大学生对自我婚前性行为接受程度较高,近半数大学生所接受的婚前性行为是基于双方意愿而非爱情,表现出其性观念的矛盾性和不稳定性。不同性别间差异极其显著,女生对婚前性行为较男生更为谨慎。传统文化的不同影响程度间差异显著,受传统文化影响越多,对婚前性行为的容许度也越低。(3)对出轨性行为的看法多数90后大学生对出轨性行为持否定看法。不同学科差异显著,理科生对出轨性行为宽容度最高,工科生最低。5、性现象观1)对同性恋的看法半数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持宽容态度,不同性别间差异显著,女生对同性恋现象更为宽容。2)对堕胎、一夜情、嫖娼、援交的态度(1)对堕胎的态度: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持反对意见。(2)对一夜情的看法:大多数大学生持否定态度。性别、恋爱次数、受传统文化影响程度不同的大学生间差异显著。(3)对嫖娼的看法:绝大多数大学生持否定态度,不同性别间差异极为显著,男生态度更为宽容。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不显著。(4)对援交的看法:对于援交,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同样持否定态度。不同性别、学科间差异极为显著,男生、体育生持更为宽容的态度。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从社会学、文化学等角度对毕飞宇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进行解读与探究。首先,论文简略梳理了城市书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发展历程,从史学角度对毕飞宇的城市书写进行定
在财富与人或人的本性内在同一的意义上,人或人类的历史是财富的历史。不同的财富时代,最终归结向不同的技术时代。在“财富之母”的“自然资源”、“财富的一般可能性”的“
<正>音乐声学旨在探索人类音乐感知的奥秘,寻求音乐主观感受和声学科学间的规律,用声学理论指导音乐实践,把人类艺术结晶置于科学的理论框架中予以逻辑的展现。1音乐声学的发
目的和意义:分析胱抑素C与其他早期肾损伤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肝肾阴虚证候特点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论治老年高血压及早期发现并干预高血压肾损伤提供
目的:证实潜阳育阴颗粒在高血压降压达标(非洛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方案,血压(BP)≤140/90mmHg)的基础上,对高血压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住院及门诊
研究目的:1.通过临床调查复感儿的日常特征,并进行体质分型,了解其体质分布情况,用来指导儿科的临床工作;2.观察部分接受中医药或日常保育方案干预治疗的复感儿治疗前后体质变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在国防、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被用作树脂浇铸体料、粘结剂、涂料等。水性环氧树脂VOC含量低,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
建立模式的实践需要是:写话课内训练更有效;学生看到图中的景象能激活语言;学生模仿能力强,适合用仿写形式。建立的教学程序:例句先导,图画情境,集中进行练说训练,试着写下来
影视现在已经成为当前最大众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随着家用电脑、DV等电器的普及,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余,纷纷拍摄起属于自己的电影,而随着各种影视动画后期
儿童读经运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儿童读经自兴起以来,争议颇多。"儿童读经"运动也是多元化社会背景之下的多元文化之一。文章认为应该引导儿童读经,读适合儿童读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