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研究侧重于把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研究。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许多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通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1)已有的实证研究针对的语种,多属于印欧语系,因而总结出的具有规律性的现象是否具有跨语系语言普遍性值得进一步探究。(2)汉语通感实证研究偏向的是从词义固化方面来进行,对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却没有涉及,研究还不够全面。(3)关于通感迁移规律的研究偏向于发现通感的感官迁移方向,很少涉及五种感觉在通感中的出现频率,且没有系统深入地解释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4)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均可用来解释通感,但这两大理论对通感的阐释力有何区别,已有的研究还没有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比较。这些不足正是本研究课题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研究中的汉语语料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2007年《十月》杂志(共6期);英语语料主要来自已有的通感研究文献(Bretones 2001;李国南2001)。通过分析汉语通感具有规律性的一些现象,并将其与Sean Day(1996)分析的英语通感具有规律性的现象相比较,发现了英汉通感共有的规律。本文针对前人的不足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通感的体验基础、本质、产生的原因和功能,并对感官迁移方向以及五种感觉不同的出现频率给出了认知解释。在研究通感的本质时,分别运用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并比较了这两大理论对通感的阐释力。根据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通感也是一种隐喻,其概念域分别由不同的感觉域构成,其本质是用一类感觉去理解或体验另一类感觉。语言中的通感式表达是这一隐喻在语言中的具体实现或展现:通感的建构过程是两个感觉域之间特征的映射。这两个感觉域并不平等,因而跨域映射呈单向性。根据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通感的意义建构过程是一个概念合成过程,其涉及的两个或多个感觉分别构成了不同的输入空间。通过将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投射到一个合成空间,通感意义由此产生。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在解释通感认知本质方面相辅相成:前者揭示了通感的隐喻本质,其跨域映射的观点可以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感官迁移规律,而后者则更好地阐释了通感意义的实时建构过程。用较熟悉的、易理解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不熟悉、较难理解的、抽象的概念,这是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然而,通感所涉及的概念域是人类感觉运动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域,这使得通感成为一类特殊的隐喻,其特殊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通感的感官迁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其次,各种感觉在通感中的出现频率不同。这两方面构成了通感的感官迁移规律。本研究发现:(1)通感的感官迁移方向总体上是从较低级感官向较高级感官迁移,其顺序依次为:触、味、嗅、听、视;这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汉语通感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方向的跨语言普遍性。(2)五种感觉在通感中的出现频率不同,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听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目标感觉;触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源感觉;嗅觉虽然属于较低级的感官,但作为源感觉时,其出现频率最低;视觉虽然属于高级感官,但作为源感觉时,其出现频率也较高。(3)通感的感官迁移规律体现了五种感觉的身体化程度与特征,即用身体化程度较高、特征较多的感觉来体验和理解身体化程度较低、特征较少的感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相关的实证研究有利于探讨通感的跨语言共性;第二,帮助人们从认知的角度对通感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理解;第三,对通感的认知研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认知语言观的正确性,这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