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小檗碱提取量和干膏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中药新药健脾化瘀颗粒的提取工艺;并对该制剂成型工艺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成型工艺;通过质量标准研究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简单、快捷的质量控制方法,制定健脾化瘀颗粒的质量标准;同时在质量标准可控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以及急毒试验。
方法:(1)采用正交试验,以L9(34)安排正交表,以小檗碱提取量和干膏量为指标,以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用量以及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优选出健脾化瘀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2)采取湿法制粒,将提取液浓缩至一定浓度的清膏,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均匀,然后制粒。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辅料的用量、润湿剂的浓度等,从而确定最佳成型工艺。(3)鉴别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所有药材进行鉴别,从中筛选出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显示相同颜色斑点,且阴性制剂无干扰的纳入质量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4)采用恒温恒湿留样法,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5)24小时内给药3次,测定最大受试药物量。
结果:(1)健脾化瘀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2)颗粒最佳制备工艺为将水煎液浓缩成清膏(相对密度为1.30~1.35(60℃)),辅料为0.5%甜菊糖(相当于清膏量)与三倍的糊精,润湿剂为75%的乙醇。(3)薄层色谱法可对黄连、黄芩、郁金、薤白、薏苡仁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碱在0.0684μg~0.4788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9%,RSD(%)为1.09(n=6)。(4)考察了中试上市包装的三批健脾化瘀颗粒的初步稳定性,经检验各项指标均符合注册质量标准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颗粒剂项下规定,结果表明初步稳定性良好。(5)运脾化浊颗粒灌胃给予ICR小鼠后,测不出LD50,测得最大给药量为114g颗粒剂/kg,相当于67.26g生药/kg。
结论:完成了新药健脾化瘀颗粒的提取工艺,成型工艺,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研究。该工艺将药材全部采用水煎煮,保持了原汤剂的特色,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使小檗碱提取量和干膏量指标达到最合理值。颗粒剂的制备克服了汤剂体积大、容易变质霉败的缺点,且易运输和贮存,并可掩盖某些中药的苦味,患者乐意服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简便、准确鉴别方中药材和测定小檗碱的含量。稳定性试验表明本品六个月内稳定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