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在TransPRK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双眼接受TransPRK手术的患者共100例(200眼)。将患者分为3组,第1组共35人(70眼),分别在术前30min、15min、5min和术毕一眼滴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作为对照组(35眼);另一眼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作为双氯芬酸钠组(35眼)。第2组共33人(66眼),分别在术前30min、15min、5min和术毕一眼滴普拉洛芬滴眼液,作为普拉洛芬组(33眼);另一眼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作为双氯芬酸钠组(33眼)。第3组共32人(64眼),每位患者两眼分别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其中一眼分别在术前30min、15min、5min和术毕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配戴常规绷带式角膜接触镜作为滴药组(32眼),另一眼滴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配戴浸泡过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绷带式角膜接触镜,作为浸泡组(32眼)。所有患者在术后30min、1d、3d分别用疼痛数字评分表(NRS)和眼表疾病指数(OSCI)评估每一只眼的疼痛指数和角膜刺激症状。术后1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Cornea Line模式测量每一只眼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并计算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愈合率。术后7d和术后1月行术后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主觉验光,并在裂隙灯下进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分级。
结果:
第1组:术后1d,双氯芬酸钠组比对照组疼痛评分低(0.91±0.98分vs3.00±1.31分),双氯芬酸钠组OSCI值也低于对照组(7.97±2.23分vs10.1±2.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min、3d,双氯芬酸钠组的NRS和OSCI值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对照组的上皮缺损面积显著低于双氯芬酸钠组(18.80±5.58mm2vs21.40±5.54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97±1.02天,低于双氯芬酸钠组4.30±0.92天,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双氯芬酸钠组的3天角膜愈合率分别为48.5%和51.5%,两组的5天角膜愈合率均为97%,6天愈合率均为100%。术后7d,对照组的裸眼视力(LogMAR)低于双氯芬酸钠组(0.08±0.08vs0.13±0.12);矫正视力(LogMAR)也低于双氯芬酸钠组(0.04±0.09vs0.10±0.11),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等效球镜度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双氯芬酸钠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矫正视力(LogMAR)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的haze分级,双氯芬酸钠组28眼为0级,3眼为0.5级;对照组27眼为0级,4眼为0.5级。
第2组:术后1d,双氯芬酸钠组NRS值比普拉洛芬组低(1.26±1.03分vs2.32±1.33分),双氯芬酸钠组OSCI值也低于普拉洛芬组(8.13±2.87分vs8.84±2.85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0min、3d,两组NRA和OSC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两组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双氯芬酸钠组和普拉洛芬组的3天角膜愈合率分别为46.9%和50%,5天愈合率均为100%。术后7d,裸眼视力(LogMAR)、矫正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普拉洛芬组的裸眼视力(LogMAR)和矫正视力(LogMAR)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普拉洛芬组的等效球镜度高于双氯芬酸钠组(0.26±0.63D vs0.07±0.57D),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的haze分级,普拉洛芬组28眼为0级,3眼为0.5级;双氯芬酸钠组26眼为0级,5眼为0.5级。
第3组:术后1d,滴药组NRS比浸泡组高(1.91±1.28分vs0.75±1.02分),滴药组OSCI值也高于浸泡组(7.53±1.74分vs6.16±1.69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0min、3d,两组的NRS和OSCI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d,滴眼组的上皮缺损面积显著低于浸泡组(22.14±5.38mm2vs23.85±4.43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浸泡组和滴药组3天角膜愈合率分别为为32.1%和35.7%,5天愈合率均为100%。术后7d,裸眼视力(LogMAR)、矫正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两组的裸眼视力(LogMAR)和矫正视力(LogMAR)均无统计学差异,浸泡组的等效球镜度高于滴药组(0.44±0.58D vs0.10±0.36D),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的haze分级,各组均有20眼为0级,2眼为0.5级。
结论:
在TransPRK术后早期,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优于普拉洛芬滴眼液,通过绷带镜缓释给药的方式镇痛效果优于滴眼。普拉洛芬滴眼液、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直接点眼以及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通过绷带镜缓释给药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角膜上皮的愈合,但不会引起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也不会加重术后早期的haze。
比较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普拉洛芬滴眼液在TransPRK术后早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双眼接受TransPRK手术的患者共100例(200眼)。将患者分为3组,第1组共35人(70眼),分别在术前30min、15min、5min和术毕一眼滴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作为对照组(35眼);另一眼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作为双氯芬酸钠组(35眼)。第2组共33人(66眼),分别在术前30min、15min、5min和术毕一眼滴普拉洛芬滴眼液,作为普拉洛芬组(33眼);另一眼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作为双氯芬酸钠组(33眼)。第3组共32人(64眼),每位患者两眼分别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其中一眼分别在术前30min、15min、5min和术毕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配戴常规绷带式角膜接触镜作为滴药组(32眼),另一眼滴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配戴浸泡过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绷带式角膜接触镜,作为浸泡组(32眼)。所有患者在术后30min、1d、3d分别用疼痛数字评分表(NRS)和眼表疾病指数(OSCI)评估每一只眼的疼痛指数和角膜刺激症状。术后1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Cornea Line模式测量每一只眼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并计算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愈合率。术后7d和术后1月行术后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主觉验光,并在裂隙灯下进行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分级。
结果:
第1组:术后1d,双氯芬酸钠组比对照组疼痛评分低(0.91±0.98分vs3.00±1.31分),双氯芬酸钠组OSCI值也低于对照组(7.97±2.23分vs10.1±2.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min、3d,双氯芬酸钠组的NRS和OSCI值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对照组的上皮缺损面积显著低于双氯芬酸钠组(18.80±5.58mm2vs21.40±5.54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97±1.02天,低于双氯芬酸钠组4.30±0.92天,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双氯芬酸钠组的3天角膜愈合率分别为48.5%和51.5%,两组的5天角膜愈合率均为97%,6天愈合率均为100%。术后7d,对照组的裸眼视力(LogMAR)低于双氯芬酸钠组(0.08±0.08vs0.13±0.12);矫正视力(LogMAR)也低于双氯芬酸钠组(0.04±0.09vs0.10±0.11),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等效球镜度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双氯芬酸钠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矫正视力(LogMAR)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的haze分级,双氯芬酸钠组28眼为0级,3眼为0.5级;对照组27眼为0级,4眼为0.5级。
第2组:术后1d,双氯芬酸钠组NRS值比普拉洛芬组低(1.26±1.03分vs2.32±1.33分),双氯芬酸钠组OSCI值也低于普拉洛芬组(8.13±2.87分vs8.84±2.85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0min、3d,两组NRA和OSC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两组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双氯芬酸钠组和普拉洛芬组的3天角膜愈合率分别为46.9%和50%,5天愈合率均为100%。术后7d,裸眼视力(LogMAR)、矫正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普拉洛芬组的裸眼视力(LogMAR)和矫正视力(LogMAR)低于双氯芬酸钠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普拉洛芬组的等效球镜度高于双氯芬酸钠组(0.26±0.63D vs0.07±0.57D),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的haze分级,普拉洛芬组28眼为0级,3眼为0.5级;双氯芬酸钠组26眼为0级,5眼为0.5级。
第3组:术后1d,滴药组NRS比浸泡组高(1.91±1.28分vs0.75±1.02分),滴药组OSCI值也高于浸泡组(7.53±1.74分vs6.16±1.69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30min、3d,两组的NRS和OSCI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d,滴眼组的上皮缺损面积显著低于浸泡组(22.14±5.38mm2vs23.85±4.43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浸泡组和滴药组3天角膜愈合率分别为为32.1%和35.7%,5天愈合率均为100%。术后7d,裸眼视力(LogMAR)、矫正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两组的裸眼视力(LogMAR)和矫正视力(LogMAR)均无统计学差异,浸泡组的等效球镜度高于滴药组(0.44±0.58D vs0.10±0.36D),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的haze分级,各组均有20眼为0级,2眼为0.5级。
结论:
在TransPRK术后早期,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优于普拉洛芬滴眼液,通过绷带镜缓释给药的方式镇痛效果优于滴眼。普拉洛芬滴眼液、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直接点眼以及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通过绷带镜缓释给药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角膜上皮的愈合,但不会引起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也不会加重术后早期的ha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