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Crapsida),绒螯蟹属(Eriocheir),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沿海的咸淡水或淡水水域中,北起辽河、南至瓯江均有出产,而以长江流域所产品质最佳,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养蟹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养蟹业的迅猛发展,并成为我国淡水渔业中的主要增养殖经济动物之一。 河蟹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生产出大量体格健壮的河蟹养殖苗种。已有研究证明,要生产出大量健壮河蟹苗种,获得性腺发育良好的河蟹亲体是关键,而当食物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很好的满足河蟹亲体性腺发育所需时,会极大的影响亲体的生殖性能、胚胎发育乃至后续自营养阶段幼体的发育过程,因此,河蟹的亲体营养成了河蟹育苗的关键因素。本实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铬,投喂河蟹亲体,研究其对河蟹的繁殖性能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以平均体重为65±5g的雌性河蟹亲体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对河蟹的繁殖性能、组织中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含量、组织中脂肪酸组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醋酸酯和β-胡萝卜素,分别设高剂量和低剂量水平,以投喂基础饲料为对照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河蟹,实验为期24周左右。结果表明:低剂量β-胡萝卜素和高剂量维生素E添加组的性腺指数显著比其它组高(P<0.05),饲料中添加了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实验组的相对繁殖力高于对照组,而其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添加组又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添加以及添加量的增加,河蟹肝胰腺、卵巢和肌肉组织中的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且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添加显著的提高了组织中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P<0.05),高剂量添加组又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添加了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饲料提高了肝胰腺和卵巢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且维生素E的添加组的脂肪酸的百分含量多于β-胡萝卜素组;添加了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的处理组的SOD和CAT活性比未添加组的显著性低(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