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文化、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语言翻译作为沟通和引进的桥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贯彻执行,大量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快速的发展和更高的要求。早期的翻译作品中,我们较少看到源语词汇被直接引入汉语语言当中,对较难翻译的外来词语大多采用音译形式。而今在各大报纸、刊物杂志上随处可见源语词汇,如“CPU”, “DVD”, “WTO”, “BBC”等此类外来词语被直接拿来用在汉语语言当中,这一现象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然而对此类外来词直接进入汉语的现象,翻译界并未给予充分的认识与合理的认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翻译术语给其定位。邱懋如曾在《可译性与零翻译》一文中给予阐述。耿智将此种现象称为“借用”。笔者认为“零翻译”更适合指称此类外来词语。因为此类词语经翻译后读音与书写形式和源语相比并未改变。这与以往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等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词语进入汉语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进入汉语的源语词汇主要是英语,笔者在本文中讨论的零翻译仅限于英译汉中的零翻译现象,并试图给这种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翻译现象一个合法的地位。本文将对零翻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阐述,对零翻译产生的原因、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索性的分析与探讨。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零翻译词语的足够重视。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零翻译的动机。第二章讨论对零翻译的初步理解。作者将对零翻译的概念给出限定并阐述了选择“零翻译”一词原因,对零翻译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将零翻译纳入翻译系统中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得出零翻译仍是一种翻译的结论。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出现与产生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三章是关于音译与零翻译的对比研究。零翻译和音译都是用来翻译外来词语的手段,他们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四章讨论了零翻译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功能对等理论,省力原则和得体准则成为了支持零翻译的理论基础。第五章讨论了零翻译的类型与形式。第六章是关于对零翻译的评价与对零翻译未来发展的预测。零翻译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一面。在使用零翻译手段时应该注意相应的使用原则,要扬长避短,发挥零翻译的积极意义,避免其消极意义。零翻译在当今特定的历史时期会有其适度的发展空间,但为维护汉语的纯洁性,政府有必要对其发展进行规范。第七章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