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等温RTM工艺过程温度制度优化与固化变形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ilfish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空飞机性能的提升和减重需求的增加,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新一代飞机应用占比越来越大,而复合材料高制造成本的劣势也越来越突出。树脂转移模塑成型(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作为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低成本高质量制造工艺,已成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导工艺技术之一。为解决目前RTM工艺参数设计需进行大量试验改进,成本高且效率低,并且成型制件报废率高等问题,本文考虑了非等温充模过程对固化过程的影响,通过仿真数字化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工艺参数设计和优化,以提高复合材料成型效率与制件质量。本文以RTM整体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套流场-温度场-化学场三场耦合的非等温RTM工艺过程仿真程序,搭建了非等温充模和固化过程实验平台,分析了温度和固化度在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充模过程对固化的影响,研究了降低复合材料固化变形的温度制度优化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开发流场-温度场-化学场三场耦合的非等温RTM工艺过程仿真程序。基于树脂流动、传热能量方程及固化动力学模型等理论基础,以商用软件ANSYS为开发平台对RTM工艺过程数值仿真系统二次开发,基于VOF方法实现树脂充模过程中多相流界面重构及追踪,通过用户自定义程序(UDF)将传热能量方程、固化动力学模型、树脂粘度模型导入,实现流场-温度场-化学场三场耦合分析。(2)设计并搭建非等温充模-固化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测量树脂和纤维重要物理化学特性参数。通过粘度实验、DSC实验测量E51/DDM树脂体系粘度模型和固化动力学模型参数及总放热量,对纤维预制体孔隙率及各方向渗透率大小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非等温充模-固化实验平台,将RTM工艺过程中制件内部树脂流动方向及厚度方向温度变化实验结果与所开发软件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开发仿真程序结果的准确性。(3)探究了温度及固化度对固化变形的影响规律,以温度-固化度梯度为度量对不同制件进行温度制度优化研究。通过细观力学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过程,着重分析了温度因素对复合材料制件固化变形的影响,针对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温度和固化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固化变形,以温度-固化度梯度为度量,通过软件仿真程序对两种不同制件进行温度制度优化研究,优化后制件均在树脂凝胶点之前实现内部固化度均匀,并极大的提高了成型效率。
其他文献
飞机大型部件测量时,由于被测部件尺寸较大或者结构复杂,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转站才能实现对盲区的测量。而现有的转站方式多采用人工搬运,不仅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等问题,而且易出现测量视野很窄的情况,使得前期规划结果失败。通过移动机器人搭载测量设备,结合自主导航技术,完成飞机大型部件测量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测量效率与安全性。本文着重研究了移动机器人导航与定位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
随着航空构件逐渐向轻量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轻质金属材料及结构已无法完全满足其性能需求。点阵结构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材料,通过将其填充于航空零部件内部,并借助增材制造工艺将其制造出来,能在实现结构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为其带来新的功能特性。因此,对这种新型结构相关的轻量化技术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将对点阵结构的航空构件轻量化设计及优化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
纳米Bi_2O_3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而粒径和形貌对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纳米Bi_2O_3的粒径和形貌对其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盐基品红的规律还不清楚。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纳米颗粒的粒度和形貌对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理论方面,通过球形和线形纳米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分别研究了粒度对两种形貌纳米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参数、标准平衡常数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和机理;
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具有活动范围较广、灵活性较好、智能化操作等优点,逐步成为人类探索海洋的重要工具。利用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ZSM-5沸石是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沸石,由于其优异的水热稳定性,丰富的表面酸位以及良好的择形选择性,使其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ZSM-5沸石却因为其微孔结构,孔径窄小,在面对当量直径稍大的反应物分子时,由于反应物分子不能进入孔道内部,大量的内部酸位不能发挥其催化作用,同时,常规ZSM-5沸石因为交错狭长的内部孔道,参与反应的原料分子以及反应后物质想要扩散出去或者实现传质相
航空环控散热器作为飞行器环境控制的重要机载系统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环控系统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而散热器总装焊接夹具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散热器的研制周期和性能。当前,散热器新品增加快,夹具设计更改频繁,设计人员主要以散热器产品图纸尺寸为数据源,在二维图纸上逐个地手动修改焊接夹具元件的尺寸参数,直到满足新散热器的装夹要求。这种设计方法效率低,不够直观,规范性差,更容易导致人为误差,许多好的
故障诊断是机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用于识别和隔离机器运行中产生的故障。它不但可以提供诊断信息,在机器出现故障之前提早订购和更换备件,还可以帮助确定故障的根本原因,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许多分类算法已被应用到机器故障诊断中,但由于没有一种算法可以在所有情况下发挥最佳性能,且针对较为复杂的机械系统,需要两种或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与测试。因此,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于最大化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本
随着军事飞行器对隐身的要求不断提高,吸波材料性能的研究成为“焦点”。磁性材料作为吸波材料中重要组分,其磁导率的提升可以增加损耗,又可以改善阻抗匹配。即提高材料磁导率是材料微波吸收性能提高的有效手段。但当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降低介电常数来提高吸收效果,并不能体现磁导率的提升对吸波效果的影响,且对提升磁导率途径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提升磁导率为目标,提出两条可实现的途径并给出其原理;同时以球状羰基铁粉
华北克拉通自中生代以来受板缘多向汇聚作用影响,构造体制发生了的重大转变,尤其是晚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使得克拉通的东部失去了稳定性,广泛发生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基本维持稳定,中部过渡区则被影响改造。山西地区处于被改造的中部过渡区内,区内中新生代地质情况较复杂,是研究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中部构造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论文以山西中南部沁水盆地西缘太岳山隆起区及其邻区作为研究对象,在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搭接连接是一种常见的钢筋连接方式,由于其施工方便、可靠性较高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地使用。在钢筋搭接中,搭接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的粘结应力使得搭接钢筋之间能够实现应力的转移与传递。而钢筋的粘结应力受许多参数影响,例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搭接钢筋间距、横向钢筋约束以及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等。根据被搭接的钢筋之间是否彼此接触,搭接连接可分为接触搭接和间接搭接两种形式。自上世纪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