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进程中,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正式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邓小平关于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形成阶段;第二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形成和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是中国先进文化历史进程中的又一次飞跃,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文化理论指导下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把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目标和基本出发点;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国际国内局势的巨大变化,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也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如何在文化多样化的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如何在文化技术化趋向中,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素质,这些都是我国在新世纪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人口的数量控制、就业分配、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适合本国发展需要的措施。这些政策在5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发挥了积极作用,顺应了经济社会
本文对与绑架罪有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文章分上下两篇,共由六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部分构成本文的上篇,即绑架罪的基本理论问题,后三部分形成本文的下篇,即绑架罪的司
在职业健康检查中,辅助诊断项目繁多、数据内容复杂,为解决这一难题,“职业健康监护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人员根据各项目的特点与要求,反复修改,最终开发出简洁、方便的模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的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还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特
民族自决权最早是由西欧资产阶级作为一条民主主义的政治口号提出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自决权在二战后被确立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在运用民族自决
对驰名商标进行扩大保护,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其中,反淡化保护是新近产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已经得到很多国家的广泛采用。本文在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陆地资源渐趋紧缺,人们便将目光投向广袤的海域资源。虽然海域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但是作为一种资源,其稀缺性也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
该文在对中国区域人口分布现状及历史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0.95‰的抽样数据以及相关的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中国的区域人口状况.对中国区域人口与经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