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习俗的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设施与政治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非正式制度建设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视民族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价值,合理利用和发展民族文化以更好地发展文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为理论研究,第六章为实地调研,第七章为对策研究。第一部分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民族习俗与文化生产力。民族习俗被定义为在一定社会中社会人群所约定俗成的、模式化了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形成的共同习惯。而民俗又可称为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是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在一个民族的生活中,习俗将饮食、衣着、居住、礼仪、节日、婚姻、丧葬等方面加以融合,构成了整体意义上的民族习俗。民族习俗有着集体性、地域性、稳定性与变异性、传承性与规范性的特征。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民族习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还有着重要的文化生产力性质,首先思想意识是以客观物质环境为基础生成和发展的,习俗作为客观的软环境影响着生产者的观念意识。其次,生产者各类行为受到既定的规则的约束和制约,约定俗成的习俗在客观上对生产者起着约束激励的作用。最后,习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生产者发展利用的重要资源之一。由此可知,习俗生产力不仅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文化生产力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2、习俗与经济的关联机制。习俗与经济发展存在着重要的联系,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习俗主要有凝聚功能、激励约束功能、规范指导功能和评价功能。习俗有着相对稳定性、群众性和强制性、默认性、可塑性与模糊性的经济性特征,对投资、需求与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市场经济起着稳定市场经济运行、传递市场信息、指导市场经济行为、激励制度创新的正效应与消极的习俗以其固有的运行方式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固有的习惯性思维和强制性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创新活动、习俗非理性因素可能与客观的经济规律产生矛盾的负效应。3、民族习俗的非正式制度功能。习俗既然是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因子,那么对习俗的分析就离不开对非正式制度的分析。非正式制度是与正式制度相对应的概念,其指的是对人行为的不成文限制,其中包括道德信念、习俗、文化传统、意识形态。有着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其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非正式制度通过影响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而作用。非正式制度中民族习俗有着有助于建立和明确现代产权、有助于地方中小型企业的形成、有助于规范指导经济行为的经济价值。4、民族习俗的社会资本作用。民族习俗是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是有利于促进集体行动的规范与信任网络。它以社区与非政府组织为载体,是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延续。社会资本有着增值性、积累性、规模效应性、生产性、经济价值的可转让性等基本的资本属性,也有着无形性、社会性、外部性、投入和产出具有不平衡性等独特资本性质。民族习俗在多方面直接或者间接地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减少信息成本。二、减少交易成本。三、节约制度执行成本。四、有助于解决“公地悲剧”。五、有助于创新及知识的发展和共享。第二部分为实地调查研究,即第六章民族习俗对民族经济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大理白族为例。主要采用了“结构式访问法”来收集资料,利用实地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对大理喜洲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在综合喜洲镇基本情况和概述其基本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对白族习俗对大理地区生产方式选择的影响效应,白族习俗对大理地区社会劳动分工的影响效应、白族习俗对白族地区产权与企业制度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我们认为民族习俗对一个地区的生产方式、劳动分工、产权与企业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效应,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部分为对策研究,也就是第七章以习俗为主体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机制研究。以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为依据,对构建以习俗为主体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习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合理采取多种资金运营体制、建立完善的教育、宣传机制。二,农村习俗、乡村文化与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机制的构建,主要内容有:走因地制宜的特色化发展路径,以龙头产业为主、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完善文化政策、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重视科技创新、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质量。三,民族习俗、节庆文化与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机制的构建,其中包括建设实施品牌项目带动整体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机制,实施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机制,实施完善高等人才培训的培养机制,实施内外部市场并重的开发机制。四,民族习俗下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关系机制的构建,其中的内容有:本着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导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以民主法制保障和促进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五,民族习俗与民族地区社会公共管理创新机制的构建,其中分为:制度层面上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组织层面上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机制层面上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贿赂犯罪问题一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点及治理的核心问题,国家对此问题一直呈现着紧抓、严惩、的态度。然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经济建设的步伐越是加快,贿赂犯
本文以敦煌民间词与金代道教词为主要考查对象,重点对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进行比较研究。产生于唐五代时期的敦煌民间词与产生于词曲过渡时期的金代全真道教词,都兴起于民间,是从
历史街区旅游是当今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者探寻历史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根源所在。2012年云南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云南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目前的人地紧张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安全保障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在这个视野下,我国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法律制度,以
标准锁定在给企业带来市场和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也会使企业落入创新惯性的陷阱中,进而阻碍企业进一步变革创新。本文从创新惯性的形成机理入手,研究了标准锁定与创新惯性的
随着各行各业地不断发展,电力领域也发生突飞猛进变化,电能在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社会各界对电力系统结构的优化、电力部门供电质量的高低以及供电企业管理模式的安
近十几年,网络技术在国际商务和贸易全球化中得到较快发展,也被各类走私犯罪分子所利用。在走私案件中,网络技术为走私犯罪人员提供了新的犯罪空间和犯罪手段,为缉私部门提出新的
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幻莫测,国际贸易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对于外贸型企业来说,选择并使用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国际营销策略是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国际贸易的关键环节。国际营销策略的
阿拉伯语具有丰富的语法手段,表达复杂的语法关系。这些语法手段包括正偏组合、介词短语以及各种形式的从句等等。其中,定语从句是使用得比较广泛和灵活的一种从句。所谓定语从
我国现行烟草专卖制度实行三十多年,为烟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成熟,对烟草产业去垄断化、民营化的呼声不断出现,特别是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