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碳排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碳排放展开了研究。建筑业作为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其碳排放具有排量大、强度高的特点,是减排降碳的重要领域。然而,建筑业碳排放强度作为碳排放的重要衡量指标,其相关研究却十分有限。据此,本文将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省际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特点。本文首先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物料衡算法构建建筑业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并测算分析2004年至2014年中国省际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其次,对STIRPAT模型进行拓展,构建包括人口规模、富裕程度、科技水平、建筑业消耗结构、建筑业发展水平在内的建筑业碳排放强度STIRPAT拓展模型;再者,选择空间权重矩阵,并通过估计多变量全局Moran’s I指数对省际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最后,确定空间计量模型,并计算分析中国省际建筑业碳排放强度的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在2004年至2014年期间经历了包括科学发展、过快发展、调整降速、稳步发展四个阶段,碳排放构成中间接排放比例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此外,省际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空间负相关性,存在高低聚集或低高聚集现象。再者,本文比较选取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通过溢出效应分析发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建筑业电力能耗比例和建筑业水泥建材比例具有正向溢出效应;通过回归系数分析发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建筑业水泥建材比例对特定省市自身建筑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建筑业电力能耗比例对特定省市自身建筑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空间;邻近省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建筑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和建筑业碳排放强度对特定省份的建筑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邻近省市的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建筑业水泥建材比例对特定省份的建筑业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