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性的哲学批判——《启蒙辩证法》的文本解读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在法兰克福学派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第一次对工具理性提出了系统的哲学批判,从而在法兰克福学派开启了工具理性批判的序幕,并由此根本转换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批判的研究路径,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性问题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对法兰克福学派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兰克福学派后来发生的几次学术分歧正是在这种框架下发展出来的不同研究路径之间的分歧。那么,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是如何提出他们的批判的,即他们进行论说的问题域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在《启蒙辩证法》的文本中展开他们的批判的?以及后人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展开他们不同的研究路径,从而推动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理论转向的?   本文将分三章来探讨这些问题。第一章,简要论述文本所依据的背景和前提,点明工具理性与理性的关系,以及追溯到文明原初来进行工具理性批判的必要性;第二章,在探讨了对这本书产生重要影响的现实经验和理论资源后,分四部分来对《启蒙辩证法》进行解读;第三章,综合前面两章的分析,探讨后人在《启蒙辩证法》的基础上展开的不同的研究路径以及不同的理论转向。  
其他文献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儒学应当如何发挥其生命力,这是众多当代儒者所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当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刘述先,同样关注和思考这一问题。他将自己的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社会的全面渗透,技术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然而,技术在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其非人文化
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所实施的发展战略都是由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观决定的。人本发展观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西方社会物本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起
狄尔泰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国乃至整个世界哲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可以说,不了解他的精神科学历史观,就不能很好地正确理解现代西方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笔者在
本文以中韩道教思想比较研究为主线,针对中国道教学术界和韩国道教学术界研究道教思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论及一般意义上的中韩道教思想的共同点和相异点问题.本论文共有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