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督教新教自1883年传入洪洞,逐步在当地扎根立足,成为内地会的主要活动区域。本文主要是对1883到1945年间基督教传播活动与洪洞地方社会进行研究,通过对基督教在洪洞县的传播历史的分析来研究地方社会。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基督教的传入与地方社会的应对。首先考察了近代的洪洞地方遭遇了丁戊奇荒以及鸦片毒流的社会问题,分析基督教如何能够以赈灾与设立戒烟在当地社会传入与立足。其次在内部分裂与义和团运动时期基督教活动如何经历反复以至稳固,分析基督教在进入之初的不稳定与在当地的特点,事业虽有停顿但影响力逐步扩大。再就是分析基督教的传入引起的地方社会民众信仰观念的变化,分析了普通民众信仰与观念心态发生的变化。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基督教学校的设立与地方社会。首先运用对比的方法从学校的设施、师资、内容以及服务制度上,具体分析了基督教学校与本地传统学校的教育,突出基督教学校的特点与优势,说明教会学校对当地教育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再深入分析基督教学校举办的社会活动的特点,分析活动的开展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教会学校尤其是普润中学培养的学生思想先进,积极开展爱国宣传活动,成为领导当地爱国运动的有为青年,突出普润中学在当地的影响力。第三部分通过对基督教群体活动的分析梳理地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考察地方的民族运动,从早期的本土化尝试了解到地方民族意识的萌芽,从学生的反帝民族运动与本土教士的本土化实践完成,分析地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延伸,还有就是包括本地教徒参与在内的民族抗战,体现了地方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在整个过程中教会学生与教士逐步觉醒并实现民族认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主义思想的深入,推动了地方民族运动的发展。本文将基督教的传播与活动放在具体的地方社会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考察基督教传入前的地方社会环境,探讨其如何立足扩展与地方社会的变化发展,进一步分析本土化融合后在地方社会发挥的作用,从两者的互动关系中深入研究近代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