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造纸术的发明,到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问世,科学技术以新的形态对传统出版内容进行变革和再造,产生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创造着新的产业模式,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便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数字即时通信技术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让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感受力来认识旧事物。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繁盛的教育出版社,自始至终就承担着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神圣使命,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和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的洪流中,其必须找准自身的优势和定位,不断创新和发展自身的出版模式,从而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服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西南师大社”)依托西南大学,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潜在人才资源、成熟的渠道资源,2008年,西南师大社紧跟数字化出版的潮流和趋势,制订了数字化出版战略。如今,西南师大社作为西部数字出版的先行者,和业界同行一起引领着西部教育出版社健康有序地迈向数字出版的康庄大道。结合西南师大社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第1章,介绍国内外当前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对教育出版社面临的政策不足、人才匮乏、管理失当、版权混乱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教育出版社面临的各种问题,力求真实客观反映当前教育出版社的真实风貌。同时,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外大学出版社的优秀成功经验,来反观当前国内教育出版社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第2章,对数字出版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针对业界和法律对出版定义表述不严谨的地方,进行了重新修正和建议,对于国外数字出版的数据库在线出版模式、在线教育模式、电子书出版模式、期刊在线出版模式进行阐述,结合当前国内数字出版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模式,进行比较和梳理。第3章,对西南师大社近年来数字出版的概况进行介绍,按照时间和战略发展需要,按照数字出版的定位、数字题库的建设、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移,制订出“12345”发展战略,即打造一支数字出版专业队伍、构建两个数字化基础平台、建设三大数据库、研发四套数字产品、实现五种数字化服务。第4章,对西南师大社数字出版出版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提出西南师大社的数字出版创新模式即是以“西南师大版”电子版权为核心的“题库模式”、以数字平台为支撑的“数据库融合模式”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并提出围绕西南师大社的创新模式和数字出版发展战略,西南师大社还需深化改革,在数字化浪潮中还须加强自身技术人才建设、经营人才建设、内容平台建设、数字版权保护等,从而为数字化转型战略奠定基础。第5章,西南师大社的数字出版创新模式对教育出版社转型有着借鉴作用,传统教育出版社可以借鉴西南师大社的数字出版发展模式,即走规模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之路、走重大项目驱动发展之路、走互联网融合出版之路。西南师大社要完善数字出版转型之路,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艺术类数字出版数据库,创新盈利模式,打造一体化数字出版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