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微生物泄漏特征及快速物理评价技术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颁布,为了应对地表水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并符合新标准的要求,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势必成为水厂处理工艺新的选择对象。由于生物活性炭滤池长期运行后活性炭表面大量生长各种微生物,此时滤池主要依靠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实现有机物降解和氨氮硝化等功能,特别在春夏秋季,随着温度的升高,炭滤池出水含有较高的微生物量,从而对消毒工艺构成一定压力。对于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生物活性炭微生物泄漏规律如何?采用怎样的可实时或快速表征微生物泄漏水平的指标体系及强化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依托江苏省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SH2013012),通针对长江中下游水质特征,在镇江采用O3-BAC工艺的某水厂内进行。并通过对水厂各净水工艺单元采样,研究O3-BAC出水微生物泄露特征;同时通过颗粒计数仪和出水微生物指标建立对应关系,实现微生物泄露的快速检测。有如下结论:(1)通过对水厂现有工艺分析可知:混凝沉淀和砂滤、臭氧工艺对HPC、放线菌、TB去除率分别达99.67%、99.26%、99.73%,但是经过炭滤池HPC、放线菌、TB分别增加19.45倍、12.42倍、47.87倍,说明炭滤池有微生物“泄露”存在。相同运行时间炭滤池出水HPC、放线菌、TB和水温成正相关。(2)通过研究水厂深度处理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可知:BAC中不同深度的微生物数量及种类有所不同,表层的微生物数量最多,且多为细长杆菌,随BAC深度增加,生物量随之逐渐减少,且主要群体变为杆菌和球菌。进水颗粒物为BAC炭层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颗粒物越多,微生物生长繁殖得越多,BAC出水中携带的细菌及其代谢物也越多。(3)通过研究BAC出水颗粒物对生物安全性的影响可知:过滤周期内砂滤池出水中粒径≥2μm颗粒物的数量平均为35个/mL,但其粒径主要分布在2-15μm之间,所以该水厂砂滤池对控制“两虫”生物风险的作用有限;砂滤池出水的浊度变化滞后于颗粒物数量变化,且二者变化的相关性差,R2<0.1,仅以浊度作为监控参数难以实现颗粒物的有效控制;BAC进水中的颗粒物对出水的颗粒物含量影响很大;比较不同的炭滤池运行周期后发现,适当得缩短运行周期可以使出水BAC出水颗粒物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4)通过对颗粒物与出水微生物相关性分析可知:通过研究水中不同粒径颗粒物可以得出对水中微生物数量(HPC,放线菌,TB)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通过检测水中颗粒物实现水中微生物指标的快速检测。
其他文献
对BOD检测方法在国内外基本上均采用经典的BOD五天法测定.由于该法耗时长不能及时反映各种给排水现状,尤其对突发的污染事故,不能为管理和决策部门及时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是在
干燥是钒催化剂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序,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多使用热风干燥,其干燥速率低,能耗高,生产周期长,因此急需改进。微波干燥钒催化剂具有整体加热,加热速度快,环保性高,节能高效
该文利用数值同化中的伴随方法,数值模拟渤黄东海的潮汐潮流,作了以下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数据,提取分潮调和常数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得到了渤黄海东
目前,要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有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大安全保证资金的投入,扎落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意识,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等
注入式二氧化氯发生器(以下简称注入式发生器)是化学法二氧化氯发生器家庭中的新成员.注入式发生器主要是为了解决探井泵后、自来水管网、油井注水管道等带压加药的难题而提
采用按功能区划分的布点方法在南京市布设了5个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点,在2001年1-9月间分3次采集了总悬浮颗粒物(TSP)与可吸入颗料物(PM)样品,采用重量法测定了空气中颗粒物的
本论文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湿式氧化法再生活性炭的初步研究。首先对活性炭再生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趼究,通过对碘值、焦糖吸附、苯酚穿透曲线、吸附等温线
学位
该文根据国内外对海水中溶解有机碳(DOC)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国际海洋学在本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较系统地对DOC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浮游植物和DOC释放之间的关系、沉积物对DO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