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二十世纪著名的瑞士籍德语作家,194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作品因为糅合了东西方不同的宗教和文化特质,具有超越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魅力,为全世界的读者接受和喜爱。作为一个不断自我反省的“成长型作家”,黑塞始终与他笔下的人物共同成长。他在自己的小说中特别关注个体的人,关注针对个人的教育,这在《在轮下》和《玻璃球游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黑塞看来,“真的道德”的第一个法则是自我完善;第二个法则是影响他人。他的小说几乎都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描写需要认同的青年世界,讲述青年自身“蜕皮”的经历,探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意义。笔者期望通过对黑塞写作年代跨度较大的两部小说《在轮下》和《玻璃球游戏》的文本分析,来梳理黑塞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教育观的嬗变,试图向读者展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而非象牙塔里安于静观的作家。在第一章中,笔者将结合小说《在轮下》来分析黑塞对功利教育的思考、超越和对自我教育的推崇。这部小说以黑塞与他弟弟的年少经历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原本健康的、有天分的孩子汉斯进入神学院学习后,像被切断了根的小树一样干枯死亡,而罪魁祸首正是以规训为手段的功利教育。结合自身年少时的求学经历,黑塞在作品中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功利教育的弊端:以现实利益为导向,规训和惩罚学生,既不教他们拥有自我,也不允许他们拥有自我。屈从于教育者的操纵与控制的少年们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选择人生之路的自由,陷入了现实的困境,最终又被现实判定为“无用之人”而抛弃。因此,黑塞认为,与其受这种危险的功利教育的戕害,不如勇敢地自我教育,既完善了自我,也避免了被他人操控的命运。而他自己在现实人生中恰恰践行的就是此道,将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黑塞认为,当一个人通过自我教育实现了精神的自我完善后,就不应该再只做一个“看世界的谨慎旅客”,而应该去积极地影响他人,改变世界。在笔者看来,作为与《在轮下》一样直接将场景设定为“学院”的小说,《玻璃球游戏》与《在轮下》虽然创作间隔长达三十年,却有其一脉相承、遥相呼应之处,这就是对于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思考。因此在第二章中,笔者将结合《玻璃球游戏》中,克乃西特从渴求完善的少年走向充满智慧的老年、由静观者成长为实践者的历程,分析黑塞对理想教育和教育者的期望和设定:理想的教育不是提供行动方向或行为准则,也不是给出所谓“正确”或“错误”的答案,而是唤醒个体自我完善的意识,帮助他找到理解和接受自身存在的途径,从而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黑塞通过克乃西特投身世俗教育的行为所试图证明的:纯粹的精神也能化作现实人生的庇荫,使人在俗世里光辉愉悦地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