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瘀血阻络证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综合方案的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中医汤剂及西医基础治疗为基点,分别让其与中药针剂、中医外治法、针刺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瘀血阻络证,通过比较临床疗效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四个临床疗效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常规、血常规、心肌酶等不良反应指标评估各联合组之间的安全性,从而探讨并初步筛选出中西医联合综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瘀血阻络证的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可为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明晰其治疗急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上更好更安全的发挥联合用药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他协同疗效,并可为今后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缺血提供新型干预及其他脑血管疾病进行联合用药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选择湖南省各大医院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瘀血阻络证诊断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三组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用中药针剂、中医外治法、针刺治疗方案,具体如下:对照组:A组:西医基础治疗+中医汤剂组,试验组:B组:西医基础治疗+中医汤剂+中药针剂组,C组:西医基础治疗+中医汤剂+中医外治法组,D组:西医基础治疗+中医汤剂+针刺组,每组各120例。观察比较四组病例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率、临床总疗效积分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中医证候改善、不良反应等情况。柱状统计图采用Excel分析,数据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各组疗效指标(临床总疗效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疗效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与三组试验组比较,三组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试验组之间两两比较,D组均明显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之间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较少,说明中西医联合综合方案安全性较好。结论:1.相较于应用以中医汤剂及西医基础治疗为基点的急性脑梗死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中,加用中药针剂、中医外治法、针刺方法后形成的联合方案,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中医汤剂+西医基础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说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可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安全性评价良好。2.在加用中药针剂、中医外治法、针刺方法后形成的联合方案组中,以西医治疗+中医汤剂+针刺组治疗效果最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可为今后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脑缺血及其他脑血管疾患提供进一步临床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构建了基于我国当前情形下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模型,并以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动态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实
针对BP神经网络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存在的固有缺陷,提出模拟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SA)算法与BP算法相结合的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发挥SA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来优化BP神
背景:宫颈癌在全世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疾病中排第四位。目前,化疗仍是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大剂量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以及长期使用化疗药物引起的耐药现象,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寻找新的、低毒高效的治疗药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JNK和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等生理过程。蓝萼乙素的抗肿瘤作用与JN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关
<正>剪秋罗(Lychnis senno)为石竹科剪秋罗属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由于其特殊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近年来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本研究以采集于天目山的剪秋罗为实验材料,通过组织培
会议
多孔植被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态混凝土,本文以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为基础,对影响多孔混凝土性能的灰集比、水胶比和掺合料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了配合比优化设计。
核科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多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废物的安全处置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就常用的放射性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遗传神经网络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充分利用遗传算法全局、并行寻优的能力对BP神经网
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能力的结合,作为对实践经验具有较高要求的模具技能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职业院校和企业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
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拉开了各国教育改革的序幕,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与课程不断融合,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但在融合的过程中
高血压病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而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血压存在相关性,很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本文就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