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生楔也称第一弧、消减杂岩、增生棱柱体,是由俯冲过程中被刮削的沉积物和洋壳碎块经构造搬运并堆积在上覆板块前端形成的以逆冲断层为边界的楔形地质体。增生楔发育于俯冲板块前缘和仰冲板块一侧,其形成过程是陆壳发生侧向和垂向增生的过程。作为板块俯冲过程中的产物,增生楔产出的构造部位代表了古板块俯冲拼合的缝合线。增生楔的构造特征受俯冲板块的角度及其变化、板块俯冲速率、沉积物供给速率以及板块俯冲时间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等构造因素制约,其赋存状态又与板块汇聚边缘的性质及板块折返过程等因素密切相关。总之,研究增生楔产出的构造位置、发育特征及赋存状态对探讨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常认为,俯冲带(贝尼奥夫带)的倾角在45o左右。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沿岛弧走向贝尼奥夫带的倾角颇有变化,多集中在15o——90o的范围内。研究发现,贝尼奥夫带的倾角取决于板块俯冲速度的快慢,俯冲速度愈大,贝尼奥夫带倾角愈小,反之,贝尼奥夫带的倾角愈大。随着计算机和有限元方法的发展,数值模拟技术成为了地质学家定量化研究地质过程的重要方法之一。增生楔形体作为俯冲带的重要的构造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海沟或地质历史时期的造山带中。为了了解增生楔的几何特征、内部结构、动力学条件,本文使用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以确定增生楔形成的主要动力学背景,观察俯冲带的倾角对增生楔的制约效应,判断俯冲带倾角是否起着主要作用,动态地展示增生楔从初始到形成的全过程,探知楔形体形成发展过程中物质的运移方式,以及定量的阐明增生楔形成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状态。总之,通过这些方面的构造模拟,本文将系统的揭示了俯冲带增生楔的形成机制及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