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保护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尤其在控制风景名胜区内开发建设过程不能有效的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资源保护不力、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景源的保护任务尤为艰巨。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西省城乡规划院承接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项目,在项目组的帮助下对保护培育规划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本文采取文献收集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并选取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为研究内容,以系统论、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分析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风景名胜区规划保护的基础上,针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培育规划存在的问题,探寻符合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培育规划方法、重点保护措施与策略,在探索风景名胜区功能多元化趋势下做了保护培育规划的延伸研究。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今后的建设,乃至对其他景区保护具有现实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1994年完成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风景资源的分析、风景特色的提炼、风景名胜区性质的定性是准确的,规划分区和布局基本合理,与龙虎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也相吻合。但由于旅游规模预测和接待设施布点不够科学,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不够明确,以至于规划目标难以实现。其次,依据龙虎山风景资源保护重点“碧水丹山、道都文化”的资源特色,根据系统和生态学理论,将保育规划分别划分为风景游览区、旅游接待区、建设控制区,并采取分类保护方法与措施,划分出以泸溪河为骨架,呈组团分布,为一带十二大地块的核心保护区,协调处理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关系,加强引导性规划措施。再次,风景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对于风景区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有其重要影响,因而要以“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管理措施。而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资源的价值、性质、功能及其保护利用具体化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导入游赏项目,设置配套设施,让游赏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游赏的质量与效益,增强地域的经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