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宫颈癌为全球妇女的第二大恶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高危型HPV感染为宫颈癌患病主要致病因素,但其并非该病的唯一病因。本课题旨在研究随着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程度的加重,宫颈脱落细胞中HPV感染情况,P16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及P16INK4A的表达情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门诊2011年6月-2011年12月门诊行TCT检测分级为正常,ASCUS,LSIL,HSIL的患者共120例,另选择经阴道镜确诊为SCC的患者30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16INK4A的表达情况,SPR-HPV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HPV感染状态以及MSP方法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所有检查进行前均征得患者同意。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0例入选患者中,HPV检测结果阳性为85例,占56.67%。其中正常患者为4例,占13.33%,ASCUS为5例,占16.67%,LSIL为18例,占60.00%,HSIL为28例,占93.33%,SCC为30例,占100.00%。经χ2检验P<0.05,表明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在细胞学各级分组中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线性趋势检验,P<0.05,表明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的阳性率显著升高。2.150例入选患者,P16INK4a阳性者为87例,占58.00%。其中正常患者为1例,占3.33%,ASCUS为14例,占46.67%,LSIL为18例,占60.00%,HSIL为25例,占83.33%,SCC为29例,占96.67%。经χ2检验P<0.05,表明P16INK4a阳性率在细胞学各级分组中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线性趋势检验,P<0.05,表明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P16INK4a的阳性率显著升高。3.150例入选患者中,P16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者为22例,占73.33%。其中正常者0例,占0%,ASCUS为1例,占3.33%,LSIL为4例,占13.33%,HSIL为7例,占23.33%,SCC为10例,占33.33%。经χ2检验P<0.05,表明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阳性率在细胞学各级分组中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线性趋势检验,P<0.05,表明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阳性率显著升高。4.150例入选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者85例,其中高危型HPV阳性者中P16INK4A呈阳性表达的为50例,呈阴性表达的为35例,阳性率为58.82%;高危型HPV阴性者为63例,阴性者中P16INK4A呈阳性表达的为37例,呈阴性表达的为28例,阳性率为56.92%。经χ2检验P>0.05,表明P16INK4A的阳性率在高危型HPV感染与未感染组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提示HPV感染情况不同的宫颈细胞中P16INK4A的表达趋于一致。5.150例入选患者中,高危型HPV表达阳性的有85例,其中P16INK4A表达阳性者为50例,P16基因甲基化阳性者为2例;高危型HPV表达阴性的有65例,其中P16INK4A表达阳性者为37例,P16基因甲基化阳性者为20例。经Spearman相关分析,P16INK4A的阳性表达与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阳性表达在高危型HPV阳性时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高危型HPV阴性时无显著性相关,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危型HPV检测,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以及P16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检测可以成功地用于液基细胞学中。2.P16INK4A在正常、ASCUS及LSIL组不表达,在HSIL和SCC组中显著表达,因此将P16INK4A的检测应用于宫颈液基细胞学中有助于检测出HSIL和SCC。3.P16INK4A的表达情况与高危型HPV感染相关性不大,说明P16INK4A的高表达存在着除HPV感染意外的另一种不同机制,因此我们推测可以用P16INK4A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诊断那些高危型HPV感染阴性的宫颈病变。4.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属于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而且在HPV相关的宫颈癌中很少发生,其机制可能是HPV感染的替代作用;另外在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宫颈癌中P16INK4A呈高表达状态,提示该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并无基因沉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