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堪称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作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成为中国百年戏剧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经典,被后世不断的瞻仰研究。纵观这四部作品,虚化现象成为其一大艺术特色,曹禺用大量的虚化现象来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独特的虚化世界,并营造了一个虚境与实境并存的双重戏剧情境。本文将以曹禺四大名剧中的虚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虚化艺术对其作品内蕴建构的参与角度为着眼点,从虚化现象的内容特征、对独特戏剧效果的构建以及与曹禺创作思想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论文绪论部分介绍了目前关于曹禺虚化现象研究的现状,也对“虚化”理论进行了概述。论文正文就在虚化理论和虚化现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第一章论述虚化现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丰富驳杂而又耐人寻味的虚化现象是曹禺前期戏剧的典型特点。论文主要从模糊化的时空环境、虚幻化的人物形象、象征化的总体意象、集束化的背景事件等四个方面分别阐释曹禺四大名剧虚化现象的内涵,并从主观性、朦胧性、象征性等三大特点考察了虚化现象的内在规定性,弥补了阐释性解说的不足。第二章论述虚化现象与戏剧的审美效果。论文主要从虚化现象的审美意蕴和功能性表现解读虚化现象带来的独特审美效果。曹禺戏剧历久弥精,情感浓郁而抽象、内蕴丰富而多解,主要表现在虚化现象对虚化情境的营造和对哲理主题的揭示这两个方面。他用对比的笔调构建了一个内部二元对立的虚化情境,隐藏在实境构成的世界深处,笼罩在戏剧实境世界的上空,并不断压迫着现实情境,和实境紧密相连,如一间巨大的牢笼,束缚了舞台人物的身心。曹禺在他们不断的围困与突围中,表达的是对社会文明的绝望,追求的是一种精神自由,是一种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呼唤和渴求。同时,虚化现象以一种功能性的符号介入舞台前景,以虚化现象压迫舞台前景,直击人物心灵深处,将舞台的表层矛盾冲突深入到人物内心底层的灵魂冲突,推动情节发展,表达更为深邃的思想内蕴,形成一种强大的戏剧内在张力。第三章论述虚化现象的文化背景。曹禺身处东西戏剧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他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又不断接受外来戏剧剧本和理论知识,再加上曹禺自身独特的戏剧理念,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偏好,喜欢将许多现实生活内容作虚化处理,用笔下的虚化现象,萦绕舞台情节,让戏剧在虚与实两个世界的流连转换中,在情境的虚实结合处,绽放耀眼的光芒,使中国戏剧真正走上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