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研究——以萧山为例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快转型的发展阶段,用地需求和土地供应的矛盾越演越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地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因此得到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近几年,中央多次强调国土资源特别是耕地保护问题,国土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各级政府依法依规管地用地意识逐渐增强,全国违法用地总量逐年下降;但部级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成果显示,每年的违法用地占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比重仍然很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我国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起步较晚,学术理论研究不多,更多的停留在耕地保护制度研究上,而基层一线工作者对国土资源执法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执法难”的破解上,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理论体系,但实践已初具雏形。  本文以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为研究对象,透过萧山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现状,归纳总结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的行政执法手段单一、执法队伍力量薄弱、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以及责任追究启动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行政体制的缺陷、监督机制的缺位等。研究认为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由法律制度、行政体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四部分组成,因此,从这四个层面入手提出对策建议:提高国土资源执法的立法层次,完善法律制度并提高可操作性;理顺国土资源执法体制,提高队伍执法能力;提高日常防范机制,改革土地违法行为报告机制,优化土地违法行为查处机制,严格落实土地管理行政问责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权力制衡,完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创新成了初中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问题导学法作
推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改革试点,除了要突破传统干部管理制度以及单一的管理模式的定式外,更重要是:运用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来总结改革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以及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本研究立足于加速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
学位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规模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任务。民政部作为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部门,在全国进行了广泛的社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味过度强调考试的成绩,也一直不断的只对解题能力进行锻炼,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单纯为了成绩的学习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多项发展。从而使数学课堂相对比较乏味,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难以提起兴趣,那对能力的培养肯定就大打折扣。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提出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数学学习的中心,促进
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将两项制度合二为一,建立国家层面上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面对参保人数不断累积,缴费和支付金额越来越大的情况,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