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作为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保证币值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其主要机理在于:借助特定的金融工具作用于各种货币变量,在实现货币供给与需求均衡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各金融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货币与宏观经济之间内在的相关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传统货币政策操作失去了应有的前提和依据,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不断减弱。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开始调整其货币政策,突出表现在:货币中介目标随金融创新而不断变化,逐步放弃了以利率或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并建立了以通货膨胀调控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这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经验。 我国已经加入WTO,由此必将带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更加融合,国际金融创新与国内不断展开的金融创新活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因此,研究在新的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取向,从而使人民银行能更加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这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金融创新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货币需求的影响;2、对货币供给的影响;3、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 第二部分区分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两种含义,并在承认短期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之上,定量分析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通过1991-2000年有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葛朗杰因果分析法分段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确定货币供应量是否是某一经济变动的原因,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在不同的时期,对某变量的影响程度。 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加以研究,找到了消弱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原因,即: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必须以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基础,而金融创新恰恰导致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同时指出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以什么样的金融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将成为今后货币政策发展的关键。 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和我国当前货币政策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重新界定,主张逐步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而转向建立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框架,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分别解决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与可信性、货币政策操作的框架目标、可行的通货膨胀目标等一系列问题。 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指出必须及时有效地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使货币政策能随不断变化的金融体系而不断创新。一、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二、提升人民银行地位,确保货币政策独立性;三、锁定单一最终目标,灵活调整中介目标;四、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化程度;五、在政策环境方面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