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口村哈尼族村落景观的保护和更新研究

来源 :西南林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ghost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整体城市化进程的不断进行,我国城市建设也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城市建设沿着一条扭曲的道路发展。在中国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即将来临之际,城市边缘的村落和中国广袤大地的众多村落,其村落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哈尼族村落建设也无法避免的面临着种种的挑战和破坏,在哈尼族村落建设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原本就脆弱的哈尼村寨生态系统将面临破坏。村寨中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森林植被逐年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由于受到旅游业的影响,村落中外来垃圾增多;村民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严重影响了村落的生态环境。   哈尼族颇具特色的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严重破坏,村落千百年来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土景观或者说文化认同,将会随着盲目的“建设”逐渐而丧失。原始蘑菇房的数量逐渐减少,蘑菇房的外观逐渐改变;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逐渐缺失。   草根社会结构和民族信仰体系的破坏。随着新村落建设的不断开展,哈尼族乡土遗产景观渐渐消失,民间的草根信仰体系将随之动摇。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也在逐年减淡,汉化严重。   因此,对哈尼族村落景观的研究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对哈尼村落生态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可以总结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村落生态建设方法,为哈尼族村落的生态人居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哈尼族村落的乡土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将这些乡土景观得到有力的保护,为我们保护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对村落的草根文化进行调查与研究,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体托,使他们在外来文化泛滥的今天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对箐口村哈尼族村落景观分析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意义。对哈尼族村落进行合理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可以提高村落居民的生活环境,保留其原有的社会属性,挽救其原汁原味的村落文化。   生态意义。对村落进行生态设计顾名思义就是以现代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设计手法营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游憩功能的村落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   经济意义。生态和经济本质上是同一的,生态学就是自然的经济学。村落的生态环境和村落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村落原有生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发展,村落的经济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持好哈尼族村落的原有生态风貌,对于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对箐口村哈尼族村落景观的研究,开始于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村落研究的文献、资料,理解把握村落、聚落、乡土景观、景观小品等相关的定义,充分了解国内外村落的研究状况,把握中外村落今后的研究趋势。通过文献仔细了解哈尼族村落,从景观设计方面联系紧密的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园林美学等等方面来研究村落的生态景观效果。了解哈尼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村落布局等,收集哈尼族村落的自然景观资料、民族文化资料、民居建筑资料以及梯田、水景和景观小品的资料、图片等,了解村落的基本景观效果和景观环境的基本组成元素,分析整理出基本的村落基本生态景观布局。   了解了哈尼族基本村落景观的组成之后,对箐口村村落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对村落的基本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了解,总结归纳出箐口村村落景观的特色,以及村落景观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思考解决措施。   经过文献检索以及实地调研之后,对于箐口村的村落景观要素:自然景观、梯田景观、建筑景观、水景及景观小品等景观元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更新措施,从而在保护好箐口村村落景观的基本格局的基础上,使各个景观元素协调有序的保护和更新,从而使箐口村村落景观得到更好的保护,促进村落旅游业的发展。   对箐口村村落景观合理的保护和更新,可以较好的保护村落原始景观的整体性,也使村落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旅游业开展的需要,从而是箐口村的经济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   对箐口村村落景观研究,可以总结归纳出哈尼族繁衍生息、世代相传的村落景观布局模式,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议,为周边哈尼族或者其他少数民族村落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城市的网络化趋势,同时也使得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形态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这种“网络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网络”并存的局面是现
目前是我国改革开放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过去的城市规划体系已凸显出众多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发展时序的确定问题。   在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
我国已进入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重要转型期,资源型工业城市正面临着多重转型带来的全面冲击,马鞍山市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社会空间浓缩了中小资源型城市的独特演化轨迹与典型
传统聚落集建筑、环境、传统文化于一体;选址、布局、建设既考虑了物质要素,亦注重精神需求,传统聚落建设依山傍水,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传统聚落建筑考究、风貌统一、布
在我国目前所处的城市化快速扩张和经济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成为一种充分利用资源的有效方式,在经济效益、历史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
西蒙库兹涅兹说过:“现代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经济结构的全而变化,它不仅仅是一场工业革命,它还是一场服务业的革命”。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同新月异的发展,其向服务业的滓透速度不
自然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自然的形态,肌理以及色彩从不同方面启发着人们。地景艺术是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体现着人们对于自然的理解和尊重。设计结合自然是我们创造的基本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建建筑不断增多,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而能源短缺又日益严重,因此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建筑在使用过
本文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以磴口为例,研究河套灌区城市人地关系。 文章首先对人地关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结合城市特点,提出城市人地关系结构、特点和动力机制,再从城市规划学科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犯罪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突出的社会问题。1998年10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人居日,当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为“更安全的城市”,这些都表明了国际社会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