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一场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各个层面的全民族战争,思想文化领域的抗战是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抗战开始后,勤劳、勇敢、聪慧的炎黄子孙运用诗歌、小说、戏剧、新闻、电影等一切文化武器吹响了文化抗战的号角。在各种文化救亡活动中,戏剧一马当先。而在各种戏剧形式中,历史剧以其独特的优势存活并繁荣于抗战的烽火与国内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成为剧作家与前方将士、后方民众精神联系的一种中介物,以自己通俗易懂的形式、易于传播的优势支持、服务抗战,成为抗战时期乃至整个中国戏剧史上的奇葩。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书写主体主要是出身左翼或倾向革命的剧作家,多来自国统区和“孤岛”时期的上海。作为斗争武器,其主题主要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既洋溢着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时代精神,也包含着以史为鉴的历史反思。在创作上,遵循着“历史主义”和“古为今用”的手法,也通过影射和曲笔发挥其政治功利性,其悲剧式手法更是使人民认识到中华民族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剧中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暗示人民沿着英雄人物的指引前进,追求胜利与光明。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也充分利用了戏剧在传播上的优势,通过报纸杂志刊登、书籍出版和演出等众多形式走向群众。在内容和演出上都力求做到民族化和通俗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国民党在抗战前期和后期对待戏剧不同的文化政策也凸显了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国共两党在文化领域对话语权的争夺。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充分发挥了精神动员和引导公众舆论的作用,对群众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政治热情的鼓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群众参与到抗战建国的行动中。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传承了民族精神,发挥了史学的资政功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也为今天史学成果的传播和史学的大众化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