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与临床感悟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卢秉久教授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用药规律,传承其学术思想,为本病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材料与方法:收集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首诊病历252例,运用统计方法(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归纳卢秉久教授治疗NAFLD所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分类情况,并总结药-药、药-证间关联规律及高频药物聚类情况,探讨卢师辨治本病临床经验。研究结果:本次共收集NAFLD患者首诊病历处方252例,涉及中药152种,药物频次共计3617次,平均每个处方含14.35味中药。1.通过统计分析发现NAFLD患病人群男性略多,男女比率为1.19:1,发病年龄以中年为主,平均患病年龄45.6岁。NAFLD中医证型分为: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脾肾两虚、肝肾亏虚六个证型,其中以湿浊内停证出现频率最高,为26.19%,其次为肝郁脾虚证(18.65%)、湿热蕴结证(18.25%)、痰瘀互结证(18.25%)。卢秉久教授治疗NAFLD的核心药物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湿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其中以补虚药(占总使用频数19.27%)最多,其次为利水渗湿药(13.66%)、理气药(12.00%)。药性以温性最多,占总使用频数46.28%,其次为寒性,占29.75%;药味以甘味为主,占总使用频数31.73%,其次为苦味(27.60%)、辛味(24.51%);药物归经以脾经为主,占总使用频数22.41%,其次为肝经(14.95%)、肺经(14.62%)和胃经(12.76%)。2.通过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卢秉久教授治疗NAFLD常用药物组合为:桂枝+泽泻+苍术→黄芪、香附→柴胡、赤芍+白术+苍术→车前子、佩兰→豆蔻、黄芩→柴胡、竹茹+茯苓+陈皮→半夏等。通过药-证间相关性分析得出卢秉久教授治疗不同证型NAFLD常用药物组合如下:湿浊内停证:大腹皮→陈皮、桂枝+茯苓→黄芪等;肝郁脾虚证:赤芍→柴胡、茯苓+陈皮→柴胡、半夏+厚朴→柴胡等;湿热蕴结证:陈皮+柴胡→苍术、黄芩+厚朴→苍术等;痰瘀互结证:山楂+泽泻→红曲等;脾肾两虚证:泽泻+白术→陈皮、山药→白术等;肝肾亏虚证:五味子→茯苓、牡蛎+茯苓→甘草等。3.通过聚类分析将卢秉久教授治疗NAFLD所使用的高频药物聚为3类:第一类:海螵蛸、鸡内金、甘草、半夏、竹茹、黄芩、厚朴、川芎、牛膝、当归、香附、白芍、山药、太子参、薏苡仁、赤芍、柴胡。第二类:红曲、泽泻、山楂、豆蔻、佩兰、荷叶、桂枝、黄芪、大腹皮。第三类:陈皮、苍术、茯苓、白术、车前子。结论:1.根据卢师用药经验总结:NAFLD病位主要在肝、脾、累及于肾。病机为肝郁脾虚,肾气不足,痰湿、气滞、血瘀互结于肝。2.NAFLD中医症候特点为湿浊内停为主,兼有气滞、湿热、血瘀及脏腑亏虚。3.总结出卢秉久教授治疗本病以“调补肝脾肾为中心,祛湿、理气、活血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疗原则。临床常用药物组合3组,并在证型及疾病分期基础上灵活配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