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高职院校要建设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工学结合模式教学改革对民办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实现民办高职院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使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资源共享;工学结合教学养模式是体现民办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重要方面。正是基于以上因素,硅湖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开始推行“0.5+1.5+0.5+0.5”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并配套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生管理改革,积极开发校企合作企业,完善双师队伍建设,转变师生学生观念等措施,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然而在硅湖职业技术学院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政府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立法工作不完善、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工作开展不够;民办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对接错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作用发挥不够;企业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过于重视“工”,轻视“学”;学生、家长对工学结合本质认识存在误解,配合度不够。通过采取转变社会对工学结合的思想观念,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支持和协调工学结合措施,企业改变接纳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观念,担负起部分培养学生的职责。民办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时,要充分发挥民办高职教育的优势,必须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构建工学结合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力度,建设一支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双师型”队伍,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硅湖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的“0.5+0.5+1+0.5+0.5”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吸取国外成熟的经验,完善了内部管理体制,双师型师资队伍比例提高,深化了校企合作,学生获得了工作经验和经济收入,加深理论对岗位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从而促进了学生课堂理论和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表明这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