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借助民族志对杭州某大学“文化遗产”课上一个小组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研究,试图探索以下问题:(1)城山小组的学生在“文化遗产”课上是如何学习的?(2)研究作为探究过程如何推动学生学习?(3)教师在研究性课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4)本研究给英语教学带来哪些启发?通过两学期的观察参与,研究者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访谈录音,课堂及田野录像,田野笔记,照片图像等。研究者作为参与观察者及课程助教身份与研究对象接触交流,着力展现城山小组成员在转化学习中历经的不知所措,困顿沮丧,渐获成就及成长喜悦。“文化遗产”课以研究为基础,让学生在遗产文化领域批判地探究,在学习共同体中合作实践,为其打开了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的大门。对新手而言,像研究者一样学习是一个挑战不小的任务。学生需要经历从提交研究计划,田野调查到撰写论文一系列高难度的任务。本文中的主角Cyndi和她的小组在此之中经历了一系列困惑失败,欣喜和灵感,她们最终开启了研究的大门,即探究就是一个建构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学习推动者的角色,就像一道细微但明亮的光,引领学生探索自己兴趣盎然的空间并为其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本文希望通过对Cyndi小组学习经历的民族志的叙述来展现研究性课程如何将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合二为一,研究作为探究如何推动学生潜移默化地转变。最后本研究不仅努力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学生在研究性课程中通过对各种理解,实践,生存状态的意义建构所进行的转化学习,而且旨在对高等教育语言教学及可能的超学科转型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