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乙基淀粉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羟乙基淀粉的合成方法与机理、物态性质及产品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 本文分别用水媒法和有机溶媒法就玉米淀粉与氯乙醇的醚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碱处理时间与温度,碱、醚化剂用量以及醚化时间和醚化温度对反应取代度的影响。对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羟乙基淀粉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相转移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 对有机溶媒法合成醚化淀粉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影响反应的各因素中。醚化剂用量影响最大,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依次为:醚化剂用量、碱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淀粉经非晶化处理后制成颗粒态淀粉,再分散在在乙醇介质中与氯乙醇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反应程度有明显的提高,与原淀粉比较,取代度平均提高10.57%。 X衍射及偏光显微对产物结晶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取代,醚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颗粒的无定形区。当取代度达到0.8左右时,醚化反应不仅发生在无定形区而且发生在结晶区。低取代羟乙基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清晰,随取代度的增加,羟乙基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变得模糊,亮度变弱甚至消失。 对羟乙基淀粉的物态性质进行的研究表明。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少,具有假塑性非牛顿流体特有的剪切稀化现象。表观粘度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剪切速率越低,浓度的变化越大,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羟乙基淀粉的表观粘度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羟乙基淀粉糊具有良好的冷稳定性,醚化淀粉的凝胶性均比原淀粉弱,即在冷却过程中稠度增加能力减弱。淀粉经醚化后,凝沉性大大降低,而且随取代度的升高,凝沉性不断减弱。pH值从6.0到9.0起糊粘度没有变化,峰值粘度及峰值温度略有变化。比较几种pH环境,在pH值7.0及9.0处凝胶性、凝沉性弱些。 羟乙基淀粉作为造纸涂布用淀粉的应用研究表明具有优良的保水性能,纸的平滑度、光泽度。完全适合作为造纸用涂布淀粉。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氯乙醇为醚化剂在淀粉葡萄糖单元上成功引入羟乙基,通过对核磁碳谱峰位进行积分处理得出以下有关淀粉羟乙基取代反应的新观点:对于摩尔取代度为0.9的淀粉,第六位碳原子C<,6>上的羟基是最有反应性的。运用HyperChem 7.0软件,分别采用CNDO传统半经验算法、HF/STO-3G从头算两种方法对淀粉单体进行全优化计算,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呈相同趋势:与2、3、6位连接的羟基的活性顺序为C<,6>-OH>C<,2>-OH>C<,3>-OH。这一计算结果与核磁碳谱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陶瓷膜由于具有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特别适合应用于需要高温高压和强酸碱处理操作的分离过程。而外加电场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强化超滤过程的有效手段,把外加电场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大型旋转设备朝着大功率、高转速、高精度等方向发展,因此,对旋转设备的检测和诊断有了更高的要求。转子作为大型旋转设备最核心的部件,其运行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据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统计,在转子的故障中,有60%的故障是由转子轴线的不对中引起的,专家学者对其故障和机理已有了深入的研究,但在工程实际中怎样定量对不对中进行评价问题还不足。本文采用基于模态分析与
带式输送机是散装物料的主要运输设备。相比于其它的运输设备,它具有运输距离长、运量大、运行可靠及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等特点,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滚筒是带式输送机的主要传动部件,在设计上有很高的要求。我国现行的带式输送机系列中,滚筒直径最大为1600mm,且与之对应的输送带的抗拉强度最大为4000N/mm。目前国产的输送带,其抗拉强度已远远大于4000N/mm,因而需要设计出能与之匹配的滚筒。
低碳制造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企业研发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系统把握现代数控加工系统的碳排放特性是实现其低碳运行和开发绿色数控加工装备的重要基础。机床数控加工系
齿轮是一种有齿的能够互相啮合的机械零件,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为了延长传动齿轮的寿命并避免其尺寸过大,1907年英国学者Humphris提出了圆弧齿形的构思,从此揭开了圆弧齿轮研究与应用的帷幕。圆弧齿轮作为一种具有高承载力的动力齿轮,因其所具有的齿形特点,使得圆弧齿轮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由于法面双圆弧齿轮的法截面齿廓是圆弧齿形,因而存在着误差对齿轮实际接触位置的影响较大与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不断刺激国家对货币的需求,印制行业生产任务连续十年呈现大幅增长.生产任务的完成依赖于良好
云制造是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等理念后产生的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它通过按需组织网上制造资源,为用户提供可随时获取的、质优价廉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制造服务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