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并购活动的风起云涌,关于并购价值效应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且大到实证研究方法、衡量指标,小到样本对象、样本期、窗口期和纯净期的选择都不尽相同,得出的结果及其理论解释力也非毫无二致。基于此,同时考虑到世易时移,不同时间的并购应有不同的表现和成因,故继续进行并购价值效应的研究仍存在意义。
本文在参看了国内外关于并购重组价值效应研究的众多文献后,特别地选择2006-08年发生的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并购样本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了筛选),理由在于:(1)此前国内少有人通过以上市的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匹配来分析并购的短期效应,且没有人计算并购双方的联合收益。因此,本文引入联合收益的分析,一来可更好地与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二来可以从整体上更好地判断并购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是否真正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这也是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2)考虑到新会计准则对长期绩效评价的影响,同时为减少股票非完全流通对短期价值效应研究的影响,并保证一定的样本数量,样本期间就选择了2006—08年。
本文在第四部分即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并购的短期价值效应,得出的结论是:(1)目标公司获得了累计超常收益,且具有统计显著性,这与大多数已有的研究结果相同。(2)收购公司的CAR在(-5,5)窗口期内出现负数,且CAR在各窗口期内皆小于目标公司,或可说明财富在双方之间发生了部分转移。(3)并购事件对并购双方产生的影响可能有超前反应迹象。(4)并购双方的联合收益大于零,且在(-1,1)期间具有统计显著性。基本上映证了协同效应理论。随后统计了样本公司在并购当年及前后一年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财务指标表现好于上一年的家数,以辅助性地说明并购获得的价值效应是否具有持续性,结果显示大部分公司在并购当年的经营业绩变好,但业绩的全面改善不能持续。最后简要分析了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1)一场并购事件要么能令目标公司获得企业经营活动必须的现金流,要么可令本限于经营困境的目标公司有希望起死回生,对其而言都应是绝对的利好,而收购公司或需付出大笔现金或可能要承担重组失败的风险,所以市场就同一事件对并购双方做出了不同的反应。(2)我国的资本市场仍非完全有效,还有内幕消息的存在。(3)我国客观上需要并购并令其发挥协同效应,且我国的上市公司具备了一定的实现协同效应的能力。(4)我国的并购或还存在不少的报表性虚假重组。
第五部分通过因素分析则发现现金并购、混合并购和关联交易获得的短期价值效应较大。这或可表明我国现阶段的投资者对现金收购的未来表现具有更好的预期,较为认同“现金为王”的理念。而产业政策因素和新增长点可带来的产业效应无疑是混合并购短期效应产生的重要诱因。关联交易因其特殊性,更多地表现为将优良资产注入业绩表现不佳的公司、将交易条件向业绩不佳的公司倾斜等,因而至少能使这些业绩不佳的公司(多是目标公司)财务数据得到改善,于是关联交易的CAR较大不足为奇。
第六部分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1)要鼓励并购重组的发展,充分发挥现金支付并购的财富效应,引导混合并购且恰当鼓励横向并购,规范关联交易。(2)需进一步改进我国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和监管环境。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3)政府应恰当运用职能,企业应重视市场规律和并购后的整合。不宜唯规模论,应了解宏观形势,审慎选择并购目标、方式,制定并购扩张战略,做好可行性研究,同时特别重视并购后的整合,以获得长期的稳定发展。(4)可建立一套科学的重组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引导并规范并购重组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