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黄芪配方颗粒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最早记录了黄芪,文字描述为黄耆。在《本草纲目》中对其进行了解释:“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药材取自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内蒙黄芪的根部,经干燥而得。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根据临床应用主要分为生用、蜜炙2种,其功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功能[1]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蜜炙黄芪功能[1]为益气补中。中医使用炙黄芪饮片作为单方或配伍用药,以传统煎剂(汤剂)的形式应用于临床;日常生活中做为滋补调节机体的保健中药材,配合食物使用;也有制成各类保健品上市销售的。是一种为大家熟识的传统中药。但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提速,传统缓慢的中药煎煮过程已无法满足都市生活的需要,无形中为中药饮片的使用设置了障碍。是否有一种原汁原味,与传统煎煮工艺提取成分一致、临床使用疗效相当、服用方便的中药新剂型呢?有,配方颗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可单方使用,也可以根据临床配伍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及中医师临床应用。同时也为中药保健品、中药汤料的研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传统中医对配方颗粒的看法也存在疑问,在使用方便的同时,单味配方颗粒与传统煎剂的活性成分能否保持一致?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这正是中药配方颗粒制作工艺所需研究的课题,也是对现代中药制剂工艺提出的重大挑战。我们先从单味配方颗粒的研制入手,利用现代化的中药制剂工艺及设备,从药材饮片的选择→煎煮→浓缩→干燥→成形,全过程进行工艺研究。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对饮片中的功效成分进行质量传递的跟踪,同时利用一致性评价[1][2]的理念,与传统标准煎剂的质量传递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而阐述配方颗粒代替传统煎剂的可行性。在本次研究中,重点考察了煎煮工艺、清膏浓缩、干膏制备工艺过程。饮片煎煮提取工艺主要考察,是否将功效成分提取出来,并有效的控制杂质;清膏浓缩与干膏制备过程主要考察,提取出的功效成分是否得到有效的传递;制剂成形主要考察终产品中功效成分的传递情况。利用HPLC法测定各工艺环节中间体中,功效成分黄芪甲苷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采用正交设计[10],考察不同的提取工艺处方,在提取效能以及固形物控制的数据,筛选设计最佳煎煮提取工艺参数。以糊精、二氧化硅作为赋形剂,有效地解决了炙黄芪饮片提取物粘稠性对干膏成形的影响。最终使制剂与传统煎剂的质量传递保持一致,并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颗粒剂的标准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传递监测,从而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优化,可以确保制成品与传统煎剂功效成分的质量传递情况一致。
其他文献
聚酚氧是一种具有较高分子量的热塑性塑料,由于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可以用2,4 甲苯二异氰酸酯(2,4 TDI)做交联剂交联改性,使其变成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热固性塑料。通过改变固
交易成本概念存在歧义。为消除歧义,对交易成本概念进行了分层和分类。指出存在范围宽窄不一的几类交易成本,从科斯等人意义上的最狭义的市场交易、企业管理的成本,扩张到阿
电源为所有的电子电气产品提供必要的能源,它需要持续稳定的输出。其中在小功率电器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是电力电子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将电能通过功率变换
本文系统介绍了EPS应急电源的组成,原理及功能,分析比较了EPS电源与UPS电源的区别以及sEPSEPS应急电源在实际工程的应用。
简要介绍轮胎智能生产中不同工艺环节的新型工艺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指出先进制造设备自动化应用对我国轮胎工业发展的意义,并提出设备自动化应用对未来技术与人才的发展中的
自2013年以来,综艺节目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亲子栏目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奶爸萌娃们在节目中的迥异表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较以往传统的家庭教育发生了悄然变化,同时
梨状肌综合征临床上很常见,治疗方法也多。笔者自1993年起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痛点封闭加肘揉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20例,方法简单,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26~69岁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一项必须注意的事情,就是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如果掌握了管理语言艺术的窍门,那么班主任个人魅力对班集体的影响,以及班主任本身对班级管理的水平
本文辑录前人相关成果,广采传世文献,对白鹤梁石刻中题记姓名者的行实、著述等做了进一步的考索,并仿《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之例略为按语,以年代次第系于今人较为习见的《水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重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在阐述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提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