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s ICAS)是导致我国国民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s ICAS能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继而导致短暂性或持续性神经功能损害,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强化药物治疗能够稳定并减缓疾病进展,是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s ICAS)是导致我国国民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s ICAS能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继而导致短暂性或持续性神经功能损害,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脑血管病的主要类型,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强化药物治疗能够稳定并减缓疾病进展,是治疗s ICAS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非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是指在脑血管狭窄的基础上形成的慢性血管闭塞,对于侧枝循环不佳的患者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预后较差。针对强化药物治疗失败的非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患者,PTAS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方法。目前PTAS治疗非急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的研究多集中于前循环,有关其在非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Vertebrobasilar occlusion,VBO)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接受Neuroform及Enterprise支架治疗非急性VBO患者的临床数据,从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及短期预后等方面,探索不同类型支架治疗非急性VBO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TAS治疗非急性VBO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38名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强化药物治疗并仍存在缺血事件的发生。PTAS手术使用的支架为Neuroform开环式支架或Enterprise闭环式支架。回顾性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包括病史、检验、检查、用药及使用器械信息)及术后6个月随访资料等。通过统计学方法描述并对比Neuroform组及Enterprise组在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ISR发生率及6个月生活功能预后等方面的区别,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ISR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纳入138名患者,其中Neuroform组64例,Enterprise组74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及基础疾病等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即刻造影显示,Neuroform组血流复通情况为m TICI 2b级25%(16/64),m TICI 3级75%(48/64);Enterprise组血流复通情况为m TICI 2b级14.86%(11/74),m TICI 3级85.14%(63/74),两组再通率无统计学差异(P=0.134),残余狭窄率%分别为22(15.50,27.00)、24(17.00,27.0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228);Neuroform组围手术期死亡3.13%(2/64)、缺血性卒中1.56%(1/64)、出血性卒中1.56%(1/64)、卒中3.13%(2/64)、卒中或死亡6.25%(4/64);Enterprise组围手术期死亡5.41%(4/74)、缺血性卒中1.35%(1/74)、出血性卒中0%(0/74)、卒中1.35%(1/74)、卒中或死亡6.76%(5/74),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月随访去除死亡人数后Neuroform组62例与Enterprise组70中m RS评分≤2患者分别为95.16%(59/62)、88.57%(62/7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6),ISR两组间分别为17.74%(11/62)、11.43%(8/7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02),预后没有差别。对可能导致ISR的危险因子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纳入因素包括残余狭窄率(≥25%和小于25%)、性别(男和女)、年龄(≥60岁和<60岁)、高血压(有和无)、高脂血症(有和无)、吸烟(有和无)、支架长度(≥25mm和<25mm)、NIHSS评分(≥20和小于20)及闭塞部位(基底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统计分析提示术后残余狭窄率≥25%是ISR的独立正相关因子(OR=6.350,95%CI 1.898~21.245,P=0.003)。结论:对于强化药物治疗失败的症状性非急性VBO患者,PTAS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有效手段。Neuroform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率、ISR发生率及短期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是治疗非急性VBO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术后残余狭窄率≥25%是ISR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秀丽隐杆线虫是研究衰老常用的模型生物,因其成虫的寿命短(20-30天),而且繁殖快、基因谱齐全、易于操作,广泛用于对衰老及长寿的研究中。5-氟-2’-脱氧尿苷(FUdR)最初作为抗肿瘤药开发,虽然没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因其可以抑制秀丽隐杆线虫的产卵,具有减少操作者工作量的优势(线虫大量产卵),目前已是秀丽隐杆线虫实验室的基础必备试剂。这种试剂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价格差异较大,最高可相差50倍,猜测
背景银屑病(psoriasis,PA)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仍在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遗传和环境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系统药物,光疗,生物制剂及中医中药治疗,只能达到短期缓解,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疾病痛苦。生物制剂短期疗效显著,但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带去严重经济负担,且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目的回顾性分析既往银屑病患者基本资料及用药情况,评价中药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营养不良和骨骼肌功能减退是COPD患者常见的肺外表现,发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
背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以及亚洲的食管胃结合部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高收入国家,其发病率增长迅速较一些东亚国家明显,其AEG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食管腺癌更为相似。在亚洲有高AEG风险的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AEG癌前病变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对于可能治愈的Siew
研究背景:婴幼儿急性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它能够带来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也意味着婴幼儿胃肠功能的障碍,是全世界范围内所共有的卫生问题。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较少,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道负担较重,而且胃肠道功能、微生态的平衡调节能力以及免疫屏障系统都很脆弱,稍受外界刺激,平衡就很容易被打破,导致出现急性腹泻,当婴幼儿出现急
目的:结直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s,CP)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有肠道长期慢性炎症、血脂代谢异常等,是结直肠癌的一种癌前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息肉与血脂水平、炎症指标相关性,并分析这两种指标与结直肠息肉病理类型、部位、直径的相关性。以期通过方便快捷的血液学指标协助结肠镜筛查结直肠息肉,对早期高效的发现结直肠息肉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
背景与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目前已经是全球公认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攀升,在近些年来尤其升高更为显著。虽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如今的医疗水平越来越精湛,但CHF仍然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慢性疾病。近年有关CHF相关的肝功能异常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兴趣。在CHF患者中常常伴随着肝损伤,肝功能检查通常是异常且复杂的,这些紊乱常
研究背景及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因其发病率、住院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已然成为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HF常合并各种并发症,其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高达近半数。肾功能不全是HF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e filtration rate,GFR)即使轻微下降,仍可以增加HF患者的死亡风险。利尿剂一直是治疗HF的基石,HF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肾血
目的: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常见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在临床实践中用来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多种多样,但尚未有明确的指标可以对早期脓毒症患者病情走势进行精准快速的判断。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 to albumin ratio,NAR)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
目的回顾性分析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血小板(Platelet,PLT)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探讨KD并发CAL的高危因素。方法一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