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最惠国条款(以下称MFN条款)所造成的反垄断案例引人深思,其带来的限制竞争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重视,并且MFN条款作为一种纵向约束,却能够产生横向合谋的效果,监管应将其按照纵向协议进行责任认定还是按照横向协议进行审判始终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无论是传统经营模式还是互联网经济环境,MFN条款的反垄断问题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分析,以证实相关市场的反竞争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最惠国条款(以下称MFN条款)所造成的反垄断案例引人深思,其带来的限制竞争的效果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重视,并且MFN条款作为一种纵向约束,却能够产生横向合谋的效果,监管应将其按照纵向协议进行责任认定还是按照横向协议进行审判始终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无论是传统经营模式还是互联网经济环境,MFN条款的反垄断问题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分析,以证实相关市场的反竞争效应。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讨MFN条款的合谋效应能够为反垄断司法提供更清晰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监管机构对MFN条款的垄断案件开展有效的监管与治理,提升对MFN条款的规制效率。本文采用数理分析方法,探究了批发模式和代理模式下MFN条款的合谋效应,在批发模式下采用同质化产品的古诺模型,在代理模式下采用异质化产品的贝特朗模型,在两种模式下均考察了上游垄断下游竞争,上游竞争下游竞争的市场结构,并利用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得出秘密合约下对称信念和消极信念的均衡解,最后将该均衡解与MFN条款下的均衡解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MFN条款对合谋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在上游垄断下游竞争的市场结构中,MFN条款在批发模式和代理模式中的作用效果一致,具体而言,在对称信念下,上游垄断企业没有动机去实施MFN条款;在消极信念下,上游垄断企业有动机去实施MFN条款,此时MFN条款能够通过消除上游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削弱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进而促进轴辐合谋,提高市场零售价,帮助上游垄断企业恢复垄断势力,但是MFN条款会损害消费者剩余。(2)在上游竞争下游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当企业采用批发模式并基于同质化产品展开竞争时,上游企业总有动机与下游企业签订MFN条款,此时MFN条款能够作为上游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帮助两家上游企业同时选择相同的均衡策略,将多重均衡解转化为唯一的均衡解,使得上游企业达到更优的博弈状态,促进上游企业之间的合谋,此时MFN条款同样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当企业采用代理模式并基于异质化产品展开竞争时,受到产品差异化和上游企业之间竞争的影响,MFN条款不再是合谋的必要条件,上下游企业都没有动机去实施MFN条款。本文通过博弈模型的建立与运算,证实了MFN条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同一层级企业之间的共谋,反垄断机构应当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规制。同时,在认定MFN条款造成合谋的责任主体上,不仅仅需要考虑轴辐协议中的轮辐企业,还需要把轴辐协议中的轴心企业考虑进去。最后,依旧需要健全我国反垄断法律法规,引导各市场主体增强相关法律意识。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为了顺应新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先进制造业要加快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以培育新的制造业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现代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组织韧性是企业在应对竞争环境中的逆境事件时,所表现出的风险抵抗韧性和恢复增长韧性,对身处不确定性和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路径,也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过去20年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前,逆全球化趋势再次抬头,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关键技术的缺失使我国处于不利的竞争局面。同时,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为我国制造业技术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关键技术突破能促进我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协助我国从根本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体系的不断升级,单纯依靠国外引进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工业技术进步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减弱,同时由于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创新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断,在此背景下我国必须重视本土创新源泉的开发,并依赖上下游行业的协同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因此在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坚持自主高效、安全可控,促使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显著提
在2020年11月举办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产业协同的作用,驱动创新发展。伴随着“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过渡的浪潮,“服务外包”和“制造外包”就是两种可以体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的分工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服务专业化水平,还使得两种行业的空间地理分布呈现集聚趋势。结合目前制造业逐步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的发展趋势,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型和支柱型产业,产品应用领域广,产量基数大。21世纪以来,钢铁产业的快速增长满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但同时也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和碳排放重点行业,钢铁产业应强化减排共识,承担减排责任,为我国总体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应有的贡献。“双碳”目标背景下,分析钢铁产业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探讨钢铁产业碳减排路径,对钢铁产业科学制定碳达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经济赶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国腾飞令世界瞩目。但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生态环境频频发出警告,昭示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正在不断凸显激化,过往依托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是长久之计。环境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其具有的外部性特征要求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环境规制通过施加外在约束压力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
从开设经济特区、开放沿海经济区到积极寻求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践行,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了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在深入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了解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所带来的众多影响之中,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而现有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贸易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或是全
近些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逐渐模糊化,并呈现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寻求转型契机的突破口,通过强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服务功能来塑造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而创新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不竭源泉,本文试图探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以期为制造业突破发展瓶颈和推动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引出本文的核心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约束性力量,对保护绿水青山、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支撑、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本文将以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水平为机制变量来研究环境规制对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在对环
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迅速崛起,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大量以环境换经济的情况,这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各行业如何实现绿色增长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强烈关注。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贡献占比已经超过了50%,服务业通常被认为是“绿色的”、“无烟的”产业,但实际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产生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问题已经不容忽视,此时通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