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5例报告)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山东省立医院2000年至2006年收治的55例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55例,其中男28例(50.9%),女27例(49.1%)。年龄32~85岁,其中60~70岁患者共38例(69.1%)。除9例患者为查体发现外,其余患者入院首发症状均为血尿和/或腰痛,病程3天~2年。右侧输尿管癌23例(41.8%),左侧输尿管癌32例(58.2%)。病变位于输尿管上段者9例(16.4%),位于输尿管中段者7例(12.7%),位于输尿管下段者38例(69.1%),多发者1例(1.8%)。合并对侧肾功能不全者6例。所有病例全部行B超检查,发现输尿管占位性病变6例,患侧肾积水38例。静脉。肾盂造影检查37例,患侧肾、输尿管不显影23例,显影不良2例,显示输尿管腔内充盈缺损6例。逆行肾、输尿管造影35例,造影失败3例,发现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29例。CT检查31例,发现腔内软组织肿块30例。MR检查24例,发现腔内肿块22例,MR水成像检查11例,均显示输尿管腔截断性梗阻征象。尿脱落细胞学检查36例,阳性17例。膀胱镜检查35例,发现输尿管开口有新生物脱出5例,输尿管开口喷血14例。输尿管镜检查7例,发现输尿管内占位4例,后取活检送病理均证实为移行细胞癌。5例拒绝行手术治疗外,其余50例均行手术治疗,患侧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口状切除术27例,输尿管肿瘤段部分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3例,输尿管下段+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膀胱移植20例。术后病理证实:45例为移行细胞癌,其中I级2例,Ⅰ~Ⅱ级4例,Ⅱ级24例,Ⅱ~Ⅲ级7例,Ⅲ级8例。1例为磷癌,1例为中分化腺癌,1例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为复合癌,其中1例大部分为磷癌Ⅱ级,少部分为移行细胞癌Ⅱ级,另1例部分为腺癌,部分为移行细胞癌Ⅱ~Ⅲ级。2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0个月,三年内死亡者7例,其中6例死于肿瘤复发,肿瘤均为高期高级别,其余1例死于意外事故;生存5年以上者5例,均为接受肾、输尿管全长+膀胱袖口状切除术治疗者;生存3~5年者4例,余5例随访6~36个月均存活。3例接受输尿管肿瘤段部分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患者分别于术后7个月、13个月和19个月复发,7月后复发者因心衰于复发后1月死亡,其余两例均行膀胱灌注,并定期复查B超,存活至今。结论:1、B超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常规方法,由于其价格较低以及无创性等优点,可用于疾病的筛选。2、对于B超发现异常的病例,可进一步行尿路造影检查,如发现充盈缺损,还必须警惕尿路结石的存在。3、CT可用于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分期;MR尚无优于CT的报告,但MR水成像可能代替逆行性尿路造影,尤其是尿路存在梗阻性病变时。4、输尿管镜检查并取活检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准确的方法,但因其价格昂贵并属有创检查,仅适用于少数患者。5、原发性输尿管癌以手术治疗为主,经典术式为患侧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但对于孤立肾、对侧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或双侧上尿路肿瘤等不适于行经典术式的患者,可采用保留肾脏的保守性手术,术后应加强随访。
其他文献
降雨侵蚀因子R表示由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能够反映气候因素对土壤侵蚀能力的作用。根据湘江流域18个水文气象站近50 a的降雨量数据,采用针对不同类型降雨资料的不
简介了热塑性淀粉(TPS)的性质,分别总结了TPS/聚乳酸(PLA)共混物、TPS/聚己内酯(PCL)共混物、TPS/醇酸共聚酯共混物、TPS/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物、TPS/聚乙烯醇(PVA)共混物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黑色家电(可提供娱乐的家电)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平板电视成为近年市场最为火暴的消费热点。近年来平板电视的出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全麻开腹手术导尿时机与方法。方法:将我院120例行全麻开腹手术的成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第一组于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前患者清醒状态时行导尿
目的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肽酶(AAP)的测定对脂肪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自动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189例健康对照者、150例脂肪肝患者和80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AAP含量。结果脂
听话者与说话者一道都是话语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立性,并且在交际中呈现出较之后者更为丰富的变化性,但是,由于它对后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对它的相关
以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羧甲基壳聚糖 ,测定了取代度 ( DS)和分子量 ( Mη) ,并用FT-IR及 1 3C NMR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 .结果表明 ,在 2位氨基及 3、6位羟基
碱性锌锰电池由于汞的剧毒性而危害环境 ,因此提出了电池无汞化 ,首先分析了国内发展状况及国内电池存在的缺点 ,及其汞在电池中的作用。论述了实现无汞化的解决途径 :开发无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竞争激烈的时期,一个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有一支能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因为企业
<正>衰老是指机体组织器官对环境改变适应性随年岁增长逐渐下降,缓慢产生相应的老化疾病或引起死亡。皮肤衰老是机体衰老的重要外在表现之一,因为它浅表外露,直接影响外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