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美学是将美学引入到翻译中来的一门理论知识,目前翻译美学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中英翻译领域,中日翻译美学的研究还比较少。日本作家井上靖所撰写的历史小说《敦煌》,在日本一度掀起了一股西域热,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该作品于上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至今已有6种译著。由于《敦煌》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其自身独特的文学魅力,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研究,但汉译研究还比较少。在本文中,笔者以日语小说《敦煌》为研究对象,从劉宓慶教授在《翻译美学理论》第三章中有关翻译美学理论语言美的普遍价值原则的五个方面出发,对比郭来舜和刘慕沙的译本。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语言美在翻译中的方法运用,从而开展中日小说汉译相关的研究。关于翻译美学的研究背景,前人已有详细研究,本文仅在绪论中简单说明不作赘述。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井上靖纪念馆,井上靖纪念文化财团等资料,阐述井上靖的过往历程,分析其审美意识的源流及体现;第二部分通过阅读翻译美学的相关著作,论述译者的审美条件,及分析郭来舜和劉慕沙的翻译的语言特点;第三部分是主体部分,笔者以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第三章中语言美的普遍价值原则为理论工具,即高度和悦的视听感性,精美独到的结构形态,深刻巧妙的意义含蕴,精心铸造的意象意境和绚丽多彩的文化色彩出发,研究译本中的语言美,并从语言美的角度探讨日语小说汉译方法。本论文一方面探究美学意识贯穿作者、作品及译者,论证美学意识是文学翻译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因此,把翻译和美学结合在一起,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拓宽了《敦煌》汉译研究的视野,使汉译研究更加符合文学翻译对传递语言美的要求。汉语是一门悠久的语言,是世界上优美的语言之一。汉译研究的目的是使译文既符合原著风格,又要有自己的民族气派。而发展民族语言,首先要找到民族语言美的形式。这肯定了翻译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从而促进日汉翻译日趋完善。本论文虽在研究过程和结果中仍有许多不足,但希望对今后的中日小说相关的汉译研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