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实现粮食安全、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造成耕地资源严重的短缺,并面临污染日益加重的威胁。同时,由于耕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远低于建设用地,导致耕地粗放经营,抛荒等现象,迫使人们不得不正确面对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其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健康、稳定发展。 本研究首先论证了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理论,利用DPSIR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探讨耕地资源的时间演变规律,并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基于D-P-S-I-R模型对该地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19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2001-2010年新郑市耕地资源利用的驱动力指数、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影响指数、响应指数及综合指数的变化规律,并对耕地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进行障碍度分析。 研究结果证明2001至2010年间,新郑市耕地资源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和“压力”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而系统“状态”则不断下降,状态指数下降了0.02;“影响”指数年在2001-2003年小幅下降之后不断上升;系统“响应”指数在十年期间明显上升;综合评价值由0.1386上升到0.1546,说明了新郑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情况在逐步改善,耕地利用正朝着相对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等与耕地可持续利用有较强的相关性的因素,制约了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