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航空航天轴承苛刻的服役环境及轴承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结构设计,要求航空航天轴承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BG801是为满足航空航天领域苛刻服役环境而开发的一种高钴钼低碳不锈轴承钢,但该钢经渗碳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组织演变及轴向拉压疲劳性能尚无系统研究。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RD及疲劳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BG801轴承齿轮钢在不同淬火温度下渗层及心部组织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航空航天轴承苛刻的服役环境及轴承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结构设计,要求航空航天轴承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BG801是为满足航空航天领域苛刻服役环境而开发的一种高钴钼低碳不锈轴承钢,但该钢经渗碳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组织演变及轴向拉压疲劳性能尚无系统研究。本文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RD及疲劳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BG801轴承齿轮钢在不同淬火温度下渗层及心部组织特征,探索了BG801钢的瞬时、长时拉伸组织演变与强塑性能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室温及高温轴向拉压疲劳性能,探究了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获得以下主要结论:高钴钼低碳不锈轴承钢经真空低压渗碳后,渗碳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和M6C,心部碳化物类型为M6C,淬火温度升高使渗碳层中网状M23C6碳化物溶解,渗碳层中长条状碳化物在1090℃基本消失,心部碳化物在1100℃基本全部溶解,渗层及心部晶粒尺寸都逐渐增大,渗层硬度逐渐升高,从1050℃的729.3 HV升高至1100℃的800.2 HV。淬火温度从1060℃增至1070℃,渗碳层晶粒尺寸在14.2~24.5μm,心部晶粒尺寸在54.0~63.9μm,渗碳层没有发现网状碳化物。心部碳化物尺寸分布在0.5~0.9μm,心部碳化物面积分数由0.65%降低至0.17%。高钴钼低碳不锈轴承钢500℃拉伸试验结果表明:瞬时拉伸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面收缩率和断后伸长率较室温明显下降,碳化物面积分数降低至0.28%。试验钢经378 h、应力1000 MPa持久作用下发生断裂,断口附近发现白色块状逆变奥氏体,降低钢的强度,导致断裂。拉伸速率从0.0001/s增大到0.1/s时,钢的抗拉强度由1479 MPa降低至1391 MPa,钢的屈服强度由1045 MPa升高至1222 MPa,拉伸速率为0.0001/s时,应变诱导析出纳米碳化物和0.2~0.6μm小尺寸碳化物,碳化物面积分数达到0.50%,导致钢的抗拉强度升高;拉伸速率增大到0.1/s,碳化物面积分数为0.17%,瞬时高应力作用下位错密度增大,位错与碳化物相互作用产生变形孪晶,导致钢的屈服强度增大。高钴钼低碳不锈轴承钢室温拉压疲劳极限强度为785 MPa,500℃的拉压疲劳极限强度为550 MPa,较室温降低了30.0%。室温和500℃下疲劳裂纹源均与驻留滑移带、表面加工缺陷和夹杂物有关。室温拉压疲劳主要起裂方式为内部驻留滑移带,500℃拉压疲劳主要起裂方式为表面驻留滑移带。研究表明:起裂缺陷应力强度因子和鱼眼尺寸显著影响疲劳循环次数。即起裂缺陷应力强度因子越小、鱼眼尺寸越大,疲劳循环次数越高。试验钢的疲劳寿命由裂纹萌生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组成,裂纹萌生寿命占总寿命的97.88%以上,扩展Ⅱ区寿命远低于扩展Ⅰ区寿命。
其他文献
随着能源短缺以及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广泛研究。热电材料通过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来实现热能和电能两者之间相互转换,因而在清洁能源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热电器件与传统发电和制冷设备相比,具有构造简单、没有传动部件、没有噪声、没有污染、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以及便于维护保养等优点。Half-Heusler化合物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环境友好、高温稳定性和良好的力学性
碳纳米材料(Carbon Nanomaterials,CNMs),如二维层状结构的石墨烯(Graphene,Gr)及其衍生物、一维管状结构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因其优异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s)。然而当它们作为增强体被应用于铜基复合材料中时,无论是Gr还是CNTs,都存在着不易在基
M50轴承钢作为主轴轴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服役温度高达315℃,需要M50钢在高温下具备优良的耐磨性及抗疲劳性能。针对高纯M50钢中高碳高合金含量以及析出碳化物所导致的轴承运转过程中的磨损现象和疲劳行为,本文通过高纯M50钢的热处理、热变形、摩擦磨损和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研究钢的热处理组织与碳化物特征,探究热变形组织及行为;研究钢在高温高应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微观机制的变化;研究钢的滚动接触
La1-xCaxMn O3体系材料作为锰氧化物的代表,其独特的钙钛矿结构赋予了材料在金属绝缘相转变温度(Tc)附近具有高电阻温度系数(TCR)和巨磁阻效应(GMR)等优异的电输运性能,使该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磁储存器、红外探测器、磁传感器、热辐射测量仪等磁电器件应用方面极具潜力。现如今该材料在应用中所面临的最大瓶颈问题是较少有对应的组分体系能够在近室温区同时兼具优异的TCR和MR性能,且在低磁场环境
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是以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CMT电弧对焊丝进行加热熔化逐层堆积的数字化技术。常用焊丝有铝合金、钛合金、钢等,能制造出多种材料和形状的零件。由于其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等的优点,在多种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航空和船舶行业由巨大的应用潜力。4043铝合金因其较高的强度和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较好,特别是较好的流动性,十分
近年来,铂族金属的制备及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铂基金属由于其价格昂贵,稳定性差,易一氧化碳中毒等缺点,限制了铂基金属的发展。而金属钯本身具备的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在催化剂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不同的形貌,粒径和团聚效应是影响金属钯性能的关键因素,球形钯纳米颗粒流动性好,松装密度高,立方体钯纳米颗粒催化活性较好。目前,研究者们对亚微米级球形钯颗粒的可控合成研究较多,球形度较高,
H13钢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热作模具钢,大量应用于压铸模、热锻模和热挤压模的制造,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先进压铸设备、大载荷高精密模锻设备以及超高强度锻件的普遍应用,模具的服役条件愈发恶劣,型腔表面受瞬时冲击力及摩擦力的影响,极易因强韧性和耐磨性不足而引发模具失效,因此工业生产中对热作模具钢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提高H13钢的性能,需要对H13钢合金成分进行优化。本文采用Nb微合金化的方法对
温成形是不同于常用的冷成形和热成形的汽车零件新型成形工艺,具备成形零件表面氧化小、强塑性好等优点。常用热成形钢22Mn B5钢因成形后强度低而不适合温成形工艺,因此本文在22Mn B5钢的基础上,通过添加Ti、V、Mo等微合金元素,研究适合温成形工艺的汽车钢。通过添加Ti、V、Mo微合金元素,利用T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方法,对比研究22Mn B5钢、0.08Ti-0.25Mo(Ti-Mo钢)、0
TA10钛合金(Ti-0.3Mo-0.8Ni),在氯化物溶液、盐酸、硫酸及弱还原性酸等腐蚀环境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由于TA10钛合金的广泛应用和大量需求,研究TA10钛合金的热变形行为,为合金的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TA10钛合金为研究对象,对经电子束冷床炉(EB)熔炼的铸锭,通过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单道次和连续降温多道次热变形实验。对于
传统高碳铬马氏体不锈钢组织中存在粗大的共晶碳化物,易形成裂纹源,使零件发生断裂失效。通过控制C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0.58%以避免出现粗大的M7C 3碳化物,加入适量N元素使C+N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6%左右以获得高硬度,并且添加微量V元素提高耐热性,从而设计了30Cr16Mo1VN钢。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和添加的微量V元素对该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Thermo-Calc软件计算得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