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易损斑块与CXCL16和Lp-PLA2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探讨颈动脉斑块及CXCL16、Lp-PLA2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住院的1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性别、年龄与病例组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均于空腹测定血糖、血脂、Lp-PLA2、CXCL16等,记录缺血性脑卒中类型、颈动脉斑块分型。结果:1.对照组、病例组间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民族构成比、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酗酒史、血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组与对照组CXCL16、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动脉闭塞型(SAA)组与对照组CXCL16、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与SAA组CXCL16、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易损斑块组的CXCL16、Lp-PLA2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对照组与稳定斑块组、对照组与易损斑块组间CXCL16、Lp-PLA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无斑块组间CXCL16、Lp-PL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间CXCL16、Lp-PLA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与易损斑块组间CXCL16、Lp-PLA2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XCL16、Lp-PLA2水平可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患病风险,CXCL16、Lp-PLA2水平在LAA组和SAA组缺血性脑卒中间存在差异性,在LAA组水平更高。2.CXCL16、Lp-PLA2水平升高与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相关。3.高场强MRI目前对颈动脉斑块分型是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区分稳定斑块及易损斑块,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分水岭脑梗死(WSI)的临床特点,探讨引起WSI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83例,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卒中危险因素及血管狭窄程度,283例患者包括腔隙性脑梗死组83例、大面积脑梗死组60例、WSI组140例.随访半年,观察各组患者复发情况.收集WSI患者复发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