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通过观察电针结合氯雷他定片与单纯使用氯雷他定片治疗临床常见的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比较针刺在治疗神经性皮炎相关症状时的作用,了解针刺在治疗神经性皮炎中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总结临床方案。同时结合搜集的相关文献资料,浅探针刺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中西医机理,更好地为神经性皮炎的诊治总结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与住院部进行病例收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通过随机简单数字分组的方法按照1:1的比例分成2组:即药物组和针药组。药物组使用口服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氯雷他定片(lOmg qd)的方法,4周为一个疗程。针药组在氯雷他定片(10mg qd)的基础上配合常规针刺;针刺每周进行2次,4周为一个疗程。所有符合收录标准的患者均在实验开始前及实验结束后予以疗效评分。疗效评分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量表进行记录。所有临床实验结束后将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及内容予输入及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选用t检验、x2检验对符合要求的计量数据资料、率和构成比、等级资料进行检验。统计后得出统计结论。成果:通过观察及统计后所得:比较治疗前所收集的患者在年龄结构比例、性别、瘙痒的严重程度、皮损面积的大小、局部皮肤的硬度、表面鳞屑以及伴随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所收集的病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瘙痒程度、皮损面积大小、皮肤局灶硬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相对单纯药物组比较而言,针药组在瘙痒、皮损面积的大小、皮肤局灶硬度、伴随症状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尽管两组均在皮损色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相比较而言,组间对比时针药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P>0.05),两者无统计学意义,不能认为针刺对于皮损色泽的改善有明显疗效。总体疗效比较方面,针药组总有效率为75.6%,单纯药物组总有效率为53.57%。两组疗效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总有效率上比单纯使用氯雷他定片组具有较大优势。结论:1.针刺结合药物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整体疗效优于单纯性药物治疗;2.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具有廉价、不良反应低等优点;3.针药结合在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的瘙痒症状改善程度上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能够改善患者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