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的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制备具有导电功能的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验证其生物相容性,利用支架进行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研究电刺激对RSC96细胞生长的影响。(2)制备具有取向性纳米纤维的PLLA纤维膜,并对其进行表征,验证其生物相容性,研究纤维取向性对RSC96细胞信号蛋白的影响。(3)制备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将支架植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探讨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修复效果和机制。方法:(1)利用梯度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通过微结构、溶胀和脱溶涨、导电率、形状记忆功能、载药及药物释放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对制备的多微通道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导电支架进行表征,对三维立体培养的RSC96细胞进行组织学评价,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行为。(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取向纳米纤维的PLLA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力学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对制备的PLLA纤维膜进行表征。利用免疫荧光技术研究纤维取向性对RSC96细胞ERK、P38MAPK、MEK和LRP4蛋白的影响。(3)利用定制的模具制备多微通道导电支架,将第二部分制备的高取向PLLA纤维膜和定制的多微通道导电支架组合成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并将神经支架植入到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将实验动物分为支架组(S)、支架联合电刺激组(S&E)和自体神经移植组(AT),通过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检测、肌肉组织学检测、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检测来分析仿生导电神经支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1)加入的多壁碳纳米管没有影响琼脂糖支架的孔隙组成比和形状记忆功能,但0.025%wt多壁碳纳米管提高了支架在溶胀平衡状态下的溶胀率和保水能力。多壁碳纳米管改变了琼脂糖支架的电导率、载药及药物释放能力和力学性能。高浓度多壁碳纳米管对RSC96细胞和PC12细胞的增殖有一定影响。电镜下PC12细胞在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上生长状态良好。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未改变RSCs细胞的S100β表达量。当电刺激存在时,RSC96细胞层沿支架纵轴排列较好,0.025%MWCNT-琼脂糖支架和0.05%MWCNT-琼脂糖支架表现出更好的细胞黏附性。(2)制备的PLLA纤维膜为多孔结构,纤维大部分为取向排列,高取向纤维膜的纤维取向性更高,其表面光滑,粗细均匀,纤维间形成立体的三维孔隙并分布于整个纤维膜。取向PLLA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59.06±2.49)MPa,取向PLLA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56.82±2.80)MPa,两种纤维膜拉伸强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取向PLLA纤维膜的杨氏模量为(1037.07±133.30)MPa,高取向PLLA纤维膜的杨氏模量为(971.45±112.39)MPa,两种纤维膜杨氏模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取向PLLA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为364.48±53.79,高取向PLLA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为356.89±40.21,两种纤维膜断裂伸长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增加PLLA纤维膜的取向,并未明显改变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断裂延伸率。改变纤维膜的纤维取向程度,对PLLA纤维膜的降解速率没有影响。取向PLLA纤维膜和高取向PLLA纤维膜对RSC96细胞的增殖均没有影响。和取向性纤维膜相比,高取向的PLLA纤维膜上的RSC96细胞呈现出现明显的丝状伪足,沿着排列整齐的纳米纤维延伸。和取向性PLLA纤维膜相比,高取向PLLA纤维增加了RSC96细胞ERK、P38 MAPK、MEK和LRP4蛋白表达量(P<0.01)。(3)制备的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跟大鼠坐骨神经匹配良好,植入神经缺损出未见异物反应。S&E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电生理结果、肌肉组织学结果、轴突和髓鞘再生效果接近AT组,好于S组。术后12周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H蛋白和S00-β蛋白表达,S&E组和AT组的高于S组(P<0.01),而S&E组接近AT组。LRP4蛋白和P38MAPK蛋白表达,AT组高于S组(P<0.01),但AT和S&E组,S&E组和S组相比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K蛋白和MEK蛋白表达情况,AT组高于S组和S&E组(P<0.01),S&E组和S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具有高的孔隙率、一定的形状记忆功能、载药及药物释放能力、导电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电刺激存在时,具有导电性能的多壁碳纳米管琼脂糖支架对RSC96细胞生长具有引导作用。(2)和取向性的PLLA纤维膜相比,高取向性的PLLA纤维膜未改变其力学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增加了ERK、P38 MAPK、MEK和LRP4蛋白的表达量,能引导RSC96细胞生长和迁移,这有利于其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3)仿生导电人工神经支架联合电刺激能够增强周围神经再生。电刺激可能通过ES通过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周围神经再生,ERK、P38MAPK、MEK和LRP4可能参与周围神经再生。
其他文献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土壤生产力、农产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指标,在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水污染日益严重,但如Cu、Ni、Co等重金属是属于有价值的高需求金属;尽管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是人们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但能回收并利用废
学位
荧光技术已成为一种检测分析物,观测细胞形态、结构和了解生理过程的非侵入性方法。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由于其合成可控性、设计方案灵活性和使用简便性等优点成为荧光技术在
果蔬采摘一直是农业机械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针对各种水果的采摘装置种类繁多,各种创新机构层出不穷。人工采摘方式在采摘过程中可能存在果实损伤的问题,且人工采摘效率很低,对于较高处的荔枝果实的采摘还会存在一定危险性。荔枝的采摘作业难度较大,但经济价值很大,国内荔枝采摘方面投入的研究较少,存在采摘效率低,果实损伤率大,工作条件要求较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现有荔枝采摘机构特点基础上,创新性的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蛋白包括NF-κB1、NF-κB2、Rel A、Rel B和c-Rel,以二聚体的形式构成转录调控因子,能够结合靶基因的NF-κB结合位点,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细胞凋亡、癌症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每年由于病害给卵形鲳鲹养殖业造成巨大
学位
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属(Avipoxvirus,APV)成员引起家禽、野生鸟类和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流行范围遍及全球。禽痘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无毛或少毛皮肤部位出现痘疹的皮肤型病变或在禽口腔、咽喉或气管黏膜出现纤维素性痂膜的黏膜型病变。APV主要通过昆虫机械性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破溃皮肤和黏膜传播。禽痘给家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极大威胁野生鸟类尤其是濒危珍禽。禽痘在鸭和鹅等水禽较为
全球人口持续和快速增长刺激了更多的食物需求。氮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因此合理施用氮肥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水稻生产中过量使用氮素化肥引起了大量
地质聚合物(简称地聚物,又称无机聚合物),是一种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状的类沸石结构的非晶态胶凝材料,具有高强、耐酸碱、易成型、耐高温、成本低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