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1938年间杭嘉湖地区市镇经济的变迁——以浙北桐乡县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以来,杭嘉湖地区市镇以丝绸为支柱产业,并因此而驰名中外。桐乡县虽然是该区域内的次发达县,但其市镇的经济发展轨迹同样也代表了这一区域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以桐乡县市镇为例,考察其在上海开埠前后这一历史时期市镇经济变迁的过程。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范围的界定和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江南市镇经济史的研究动态。最后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经济学理论辅之以基础的史学理论来研究探讨问题。   第一章主要谈1843以前(主要是明清时期)桐乡县市镇兴盛的原因。这章主要运用了区域经济学中的资源禀赋理论剖析桐乡县市镇丝业生产的兴起。   第二章从1843年后谈起,杭嘉湖地区生丝及其产品销售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明、前清时期的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的市场格局,发展到主要行销国外市场的新格局,给桐乡县市镇丝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章主要运用了施坚雅的关于中国19世纪晚期八个层次的经济等级结构的假设,来分析桐乡县区域内的中心市场、中间市场和基层市场及区域内市场之间的联系。用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来分析该地区贸易优势生产要素和区位生产选择因素。   第三章主要谈及由于世界丝业生产销售格局的变迁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本土的进一步渗透,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桐乡县市镇最终因丝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革新,生产工艺落后和品种单一而完全走向衰弱。但同时,又因西方现代工业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引入,使桐乡县的市镇开始萌发出了一些新的活力。 一方面,本章运用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来分析国际市场丝业贸易的变化。另一方面,本章再次运用工业区位论来分析上海正逐步取代该地区的区位生产选择因素。从这两方面来说明桐乡县市镇的衰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经济规律自然选择的结果。   结语部分指出通过对桐乡县市镇经济变迁的考察,揭示了一个经济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素及其作用,客观评价了市镇经济变迁的性质、程度和局限,分析制约市镇经济变革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风俗文化互动的社会条件(地域的打破及生产方式的转变)的分析,进 而从衣、食、住、行、婚、丧等方面,来具体展现此时期内迁北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少数民族总人口有1064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他们大都分布在
自清代以来,学术界对明代经学大体形成了两种认识。一方面,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代表,清代学者、近代学者多视明代经学为宋学之余响,认为明人治学非汉唐之精专,袭宋元之糟粕,故一代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20世纪以来,规模空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无数个战争骁将应运而生,他们的战略战术、军事思想和用兵之道等,成了世界军事史中不可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处于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境内著名的古都洛阳、开封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针对煤矿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中板磨损严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提高中部槽中板耐磨性的方法——3Crl3粉芯丝材的热喷涂法。此方法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可增强中板的耐磨性,大
产品有正品、次品、废品之分。正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次品某些地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废品则完全不符合出厂规定或根本就没有使用的价值。有企业家说过:“产品即人品。”产
顺治三年,清军入闽,武力推行“剃发”、“易服”等民族压迫政策,在福建激起了大范围的抗清斗争。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发动叛乱,福建再次陷入动荡之中。此外,郑氏集团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