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应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对已构建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测量信效度,考评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完善指标体系。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池的形成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检索并整理国内外已有的照护能力相关评估工具,汇总并筛选居家失能老人照护需求调查问卷中符合研究需要的条目。其次,应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现状的研究,从需求角度出发,发掘居家失能老人对家庭照护的具体需求,为完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池提供参考。最终,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3月~6月从郑州市3个社区选取6名居家失能老人、6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以及6名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深入了解居家失能老人对家庭照护者真实的照护需求情况、家庭照护者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对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所需照护能力的看法和建议,最终形成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池。第二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及权重分析首先通过专家小组会议法,对已形成的指标池中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筛选、修改以及补充,形成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其次,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5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筛选核心指标,确立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分析。第三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选取郑州市中原区邮电院社区、伊河路社区、碧沙岗社区的206名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应用前期形成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开展评估,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对指标体系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折半信度及结构效度的检验,并选取6名专家对指标体系进行内容效度判定。结果第一阶段:文献研究阶段初步分析出由4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行为态度、自我效能、资源获取),13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原始指标池;问卷调查结果提示补充3个相关指标:康复护理、基础护理与心理健康;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得出“知识与技能”、“照护者品质”、“资源获取与利用”和“自我照护”4个主题以及“饮食照护”、“个人卫生”、“起居活动”、“康复训练”、“责任心”、“耐心”、“细心”、“社区医疗资源的利用”、“培训资源的获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11个亚主题。本阶段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8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池。第二阶段:专家小组会议通过讨论、修改、拟合与删除部分指标,最终形成“知识技能”、“行为态度”、“自我效能”、“资源获取”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两轮专家咨询形成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知识技能”、“自身管理”、“资源获取”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分布情况为:自身管理指标权重最高(0.6267),知识技能次之(0.2797),资源获取指标权重最低(0.0936)。6个二级指标组合权重排序的前3位分别是应对策略(0.5222)、医疗护理(0.2098)、自我效能(0.1044)。22个三级指标组合权重排序的前3位分别是情绪梳理(0.2818)、压力调节(0.1551)、身体健康管理(0.0853)。各层级指标经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率(CR)均<0.1,一致性较好,各指标权重设置合理。第三阶段: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指标体系的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41,各维度水平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7以上,指标体系整体水平的Guttman Spilt折半系数为0.778,各维度水平的Guttman Spilt折半系数亦均在0.7以上。指标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在0.833~1.000之间,全体一致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33,平均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72。研究中KMO值为0.913,Bartlett’s球形检验值为5094.456(P<0.01),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提取6个公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5.016%,基本与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维度数符合,表明该指标体系的信效度较好。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本研究构建的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专家咨询结果具有可靠性,权重分配合理,且信效度良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可为居家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