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地层灌浆模拟试验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松软地层灌浆防渗工程存在成孔困难(钻孔易塌孔)﹑不易起压﹑无效灌注严重(漏浆﹑串浆致耗浆量大),灌浆过程难于控制等技术难题。考虑现有灌浆工艺的不足,发明了一种适合松软地层灌浆的新工法“自下而上,浆体封闭,脉动灌浆”,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此技术虽已成功应用于托口水电站河湾地块防渗帷幕工程,但其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实现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有必要对松软地层灌浆机理进行探究。实验室灌浆物理模拟能用较低的成本进行大样本重复实验,再现灌浆全过程,可反映浆液与土之间的接触特性,是研究灌浆机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本文通过模拟试验对松软地层灌浆进行了初步探讨,其主要内容如下:(1)自主开发了一套松软地层灌浆模拟试验装置,设计的围压系统能模拟灌浆时的围压环境,可进行稳压灌浆和脉动灌浆全过程模拟。(2)通过脉动灌浆与稳压灌浆对比试验,论证了松软地层灌浆采用脉动灌浆工艺更加适宜。在受灌体相同、围压相同、灌浆量相同情况下,稳压和脉动压力两种灌浆方式下结石体均为圆饼状,且有一定厚度。脉动灌浆下形成的结石厚度较稳压下大(脉动约4.0~4.1cm,稳压灌浆下约2.1~2.5cm),结石体密实度较稳压下高(脉动下分别为59.5%和78.3%,稳压灌浆下密实度为49.1%和61.4%),灌后结石体28d抗剪强度(0.205MP和0.195MPa)优于稳压灌浆(0.189MPa和0.173MPa),且脉动灌浆后的结石体呈团状结构,较稳压灌浆后的絮状结构更加紧密。(3)通过脉动灌浆压力影响试验,表明脉动灌浆压力对灌注效果影响显著。灌浆压力从0.2MPa增大到0.6MPa,土层变得更加密实,挤密效果更明显,结石体密实度增加33%;但结石体直径从0.95m增至1.20m,浆脉厚度由4cm减小至2cm,结石体28d抗剪强度降低31%。(4)通过浆材水固比影响试验,表明浆材水固比对灌注效果有一定影响。浆材水固比从0.55增大到1.0,浆脉扩散范围(直径)随之从0.87 m增大到1.40 m,但结石体由块状向密实团状及松软团状转变,密实度减小14%,浆脉厚度从4cm减小到1.9cm,结石体28d抗剪强度降低20%。松软地层灌浆防渗采用脉动灌浆工艺更加适宜,而脉动灌浆需适度控制浆材水固比,严格控制灌浆压力。当然,论文在完成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下一步有必要对脉动灌浆参数、多种类似地层的灌浆工艺适应性等,以及松软地层实施脉动灌浆的力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胫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带锁髓内钉(ⅡN)与加压钢板(C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8至2014年间Cochrane Library、SCI、PubMed、Web of k
目的采用术中直接皮层下电刺激技术(DsCS),验证并对比以功能磁共振运动激活区为感兴趣区示踪(BOLD-fMRI guided DTI-FT)的锥体束和以传统解剖初级运动皮层为感兴趣区进行示踪
3月18日《参考消息》转发新加坡3月10日《联合早报》法国巴黎学者宋鲁郑的文章,题为《比较政治:中国的政治制度何以优于西方的多党制》。文章认为,中国真正与众不同的特色是
随着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运用在护理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工作中。急诊科患者日趋增多,不但大
人权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中非常敏感而又极富争议的话题。二战后,人权问题全面进入国际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国际社会不懈努力,人权国际保护各个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是
研究背景肝再生现象见于肝切除、门静脉分支栓塞和活体肝移植等情况。肝脏生理功能复杂,再生能力强,外科手术预后与肝再生能力密切相关,探索肝再生机制对预防术后发生肝衰和
<正>"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和历史,经历漫长时间沉淀而形成,它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生活、生
地塞米松磷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生产中,结晶单元是决定产品最终质量的关键步骤。因此,本论文对地塞米松
根据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媒体体育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媒体所塑造的体育拟态环境与真实的体育环境是存在差别的,在后奥运时代媒体应该
目的1.了解BDNF高亲和性受体TrkB与低亲和性受体p75NTR于hASCs表达情况。2.明确不同浓度的BDNF对hASCs增殖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影响。3.分析不同浓度的BDNF对hASCs ALP活性及